春雨才过,正无数、浪蕊浮花开遍。
一绺红溜低垂,宫中摘初荐。
娇欲滴,朱盘满贮,记曾饤,照园欢宴。
圆比明珠,红疑赤玉,凝伫生眩。
最无据、缥缈青衣,赚游子、瑶台梦留恋。
漫笑荔枝庐橘,见蔗浆还羡。
鹦啄出、珊瑚粒粒,落个人,寂历庭院。
遥想樊素当年,微遮歌扇。
春雨才过,正无数、浪蕊浮花开遍。
一绺红溜低垂,宫中摘初荐。
娇欲滴,朱盘满贮,记曾饤,照园欢宴。
圆比明珠,红疑赤玉,凝伫生眩。
最无据、缥缈青衣,赚游子、瑶台梦留恋。
漫笑荔枝庐橘,见蔗浆还羡。
鹦啄出、珊瑚粒粒,落个人,寂历庭院。
遥想樊素当年,微遮歌扇。
这首《琵琶仙·樱桃》描绘了春雨过后,樱桃盛开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樱桃的形态与色泽,以及它所引发的情感联想。
首先,“春雨才过,正无数、浪蕊浮花开遍。”开篇即点明季节与环境,春雨之后,万物复苏,樱桃花如浪花般绽放,渲染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
接着,“一绺红溜低垂,宫中摘初荐。”樱桃的红色如同丝线般垂下,仿佛是从皇宫中采摘的新鲜果实,暗示其珍贵与诱人。这里运用了“宫中摘初荐”的典故,增加了樱桃的神秘与高贵感。
“娇欲滴,朱盘满贮,记曾饤,照园欢宴。”樱桃娇嫩欲滴,装满红色的盘中,让人想起曾经在花园中的欢乐宴席,营造了一种温馨而美好的氛围。
“圆比明珠,红疑赤玉,凝伫生眩。”樱桃的形状与颜色被比喻为明珠与赤玉,不仅描绘了其外在之美,也暗示了其内在的光泽与魅力,让读者产生视觉上的眩晕感。
“最无据、缥缈青衣,赚游子、瑶台梦留恋。”青衣女子轻盈的身影,仿佛是引诱游子的梦境,进一步深化了樱桃所引发的遐想与情感波动。
“漫笑荔枝庐橘,见蔗浆还羡。”与荔枝、庐橘相比,樱桃虽非最甜美的水果,却以其独特的魅力让人羡慕,强调了樱桃的独特之处。
“鹦啄出、珊瑚粒粒,落个人,寂历庭院。”鹦鹉啄食樱桃,如同珊瑚般的颗粒散落,庭院显得更加寂静与幽深,增添了画面的动态与意境。
“遥想樊素当年,微遮歌扇。”最后,通过想象古代歌女樊素用歌扇遮面的情景,将樱桃与历史人物相联系,赋予了作品更深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樱桃的美丽与魅力,同时也融入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文化的追忆,是一首富有诗意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我生不出空劫先,高谈阔论燃灯前。
我生不逢竺土仙,拈花微笑闯法筵。
我生不居兜率天,扬眉吐气弥勒边。
无端打落五浊世,低头折节诚可怜。
年过六十不称意,住山未了还入廛。
鼎湖主人知我懒,招我直上孤峰巅。
孤峰白云自舒卷,此身归宿终茫然。
自从入室领顾鉴,方知落处无中偏。
顽金钝铁出炉鞴,昔为骨鲠今如绵。
大哉大人大机用,智珠擎出圆又圆。
莲池净土云顶律,博山钟板天童禅。
一家共唱无生曲,铁笛无孔琴无弦。
小乘从旁发大笑,笑翁未了住世缘。
愿翁寿,亿千年。
众生度尽成正觉,容我湖山高处眠。
岭南蜜柚天下无,垂枝结实如连珠。
金相玉质冰雪肤,楚江萍实胡为乎。
蔗浆茗饮渴所需,得此不复还区区。
三餐未饱七尺躯,硕果入口忘饥劬。
灵物所产非一株,人工地力分精粗。
谁当种者髯丈夫,家住凤城城西隅。
庭前累累实有馀,一摘再摘奇可居。
四座见者生觊觎,宝刀剥果如剥瓠。
金盘盛出供吾徒,大嚼小嚼姑徐徐。
便便果腹归日晡,伸纸作歌歌吴歈。
安得种此临交衢,道旁观者无贤愚,众口所嗜岂有殊。
蜜柚蜜柚名不虚,大家细味看何如。
笙歌满室宾满堂,锦绣纂组玄以黄。
嘉肴旨酒充圆方,母寿子贵悦且康。
丰功伟烈为显扬,黄麻墨敕天语香。
斓斑朱紫纷趋跄,云礽簪笏随鹓行。
世人慕此中若狂,一拜一祝一举觞。
众口共舌如鼓簧,阿母大笑不肯当。
贱子历位陈荒唐,四座听者胥望洋。
三閒茆屋半亩桑,日暮蚕绩朝提筐。
黄齑赤米亲烹湘,青松白石岁月长。
子孙贤圣母体强,男婚女嫁乐未央。
人生得此匪寻常,请为母歌歌无疆。
愿母寿,齐三光,令子秉德如圭璋。
三公不易宁韫藏,阿母闻歌出中房。
为我饮酒浮巨觥,举手揖客听无忘,此子出言言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