仄径荒林寄一枝,几回荣落负东篱。
碧天雁过情何限,红叶霜深意自奇。
带月似怀高士恨,倚风仍惜白云期。
萧萧向晚怜清影,静夜幽香欲待谁。
仄径荒林寄一枝,几回荣落负东篱。
碧天雁过情何限,红叶霜深意自奇。
带月似怀高士恨,倚风仍惜白云期。
萧萧向晚怜清影,静夜幽香欲待谁。
此诗以菊花为题,描绘了其在荒林中独立生长的姿态,以及四季更迭中的荣枯变化。诗人借菊花之形象,抒发了对高洁品质与超然境界的向往之情。
首联“仄径荒林寄一枝,几回荣落负东篱”,描绘了菊花孤独地生长在荒林之中,经历了多次的荣华与凋零,却始终未能得到东篱的庇护,暗喻了诗人虽才华横溢,却屡遭挫折,难以得到赏识的境遇。
颔联“碧天雁过情何限,红叶霜深意自奇”,通过雁过碧空和霜打红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深秋的无限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菊花在严霜之下依然绽放的独特魅力,象征着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
颈联“带月似怀高士恨,倚风仍惜白云期”,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菊花比作怀有高远志向的隐士,即使夜晚月光下也仿佛带着遗憾,但依然期待着与白云相会的时刻,寓意着诗人虽有壮志未酬之感,但仍对未来充满期待。
尾联“萧萧向晚怜清影,静夜幽香欲待谁”,以傍晚时分菊花的清影和夜晚散发的幽香,表达了诗人对菊花孤高品格的怜爱,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渴望有人能理解并欣赏这份清雅与孤寂的心声。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寄托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投笔辞场屋,携钱送酒家。
身名俱梦幻,醒醉是生涯。
沙晚号寒雁,林高惨暮鸦。
嗟予方哭弟,清泪堕悲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