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雾飘飘朔风起,岁除日月今馀几。
炉烟欲尽书生寒,三阳开泰从兹始。
钓鱼台上独盘桓,雪消云散海天宽。
罗浮东望如咫尺,神游曾入梅花村。
多暇田园依竹榻,挂壁藤蓑悬短锸。
牛犊长鸣扣角歌,黄鸡白酒过残腊。
羽檄宵传海若惊,献俘方喜来夷庭。
蛮荒复报群酋乱,壮士何人愿请缨。
闾阎纷纷按图籍,里中鸡犬无宁夕。
尺田寸宅鱼鸟身,公家何苦相驱逼。
我本江南一布衣,逢时经略愿多违。
太平天子勤南顾,谁向苍生为察眉。
黄雾飘飘朔风起,岁除日月今馀几。
炉烟欲尽书生寒,三阳开泰从兹始。
钓鱼台上独盘桓,雪消云散海天宽。
罗浮东望如咫尺,神游曾入梅花村。
多暇田园依竹榻,挂壁藤蓑悬短锸。
牛犊长鸣扣角歌,黄鸡白酒过残腊。
羽檄宵传海若惊,献俘方喜来夷庭。
蛮荒复报群酋乱,壮士何人愿请缨。
闾阎纷纷按图籍,里中鸡犬无宁夕。
尺田寸宅鱼鸟身,公家何苦相驱逼。
我本江南一布衣,逢时经略愿多违。
太平天子勤南顾,谁向苍生为察眉。
这首《岁晏行》描绘了明朝末年社会动荡、民生艰难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与忧虑。
首句“黄雾飘飘朔风起”,以黄雾和朔风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寒冷、萧瑟的氛围,预示着岁末时节的严冬即将来临,同时也暗喻着社会环境的严峻。接着,“岁除日月今馀几”一句,表达了时间的紧迫感,暗示着岁月不居,时光匆匆,引出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炉烟欲尽书生寒”描绘了书斋中的场景,炉火将熄,寒气逼人,象征着知识者在困境中的孤独与坚持。“三阳开泰从兹始”则寄寓了对未来希望的期待,寓意着新的开始和转机的到来。
“钓鱼台上独盘桓,雪消云散海天宽”两句,通过钓鱼台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同时也暗示了社会的动荡与混乱。而“罗浮东望如咫尺,神游曾入梅花村”则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接下来,“多暇田园依竹榻,挂壁藤蓑悬短锸”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田园生活,与上文形成对比,凸显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牛犊长鸣扣角歌,黄鸡白酒过残腊”则通过具体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对传统节日的怀念。
“羽檄宵传海若惊,献俘方喜来夷庭”两句,描绘了战争的紧张与残酷,以及胜利后的喜悦,反映了社会动荡的现实。“蛮荒复报群酋乱,壮士何人愿请缨”表达了对战乱不断的担忧,以及对勇敢战士的呼唤。
最后,“闾阎纷纷按图籍,里中鸡犬无宁夕”描绘了社会动荡下百姓生活的艰辛与不安。“尺田寸宅鱼鸟身,公家何苦相驱逼”表达了对政府压迫的不满,以及对自由和平生活的渴望。“我本江南一布衣,逢时经略愿多违”则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无奈。“太平天子勤南顾,谁向苍生为察眉”表达了对理想君主的期盼,以及对民众疾苦的关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安宁、人民幸福的热切期盼。
迟迟云鹤意,奋翅知有期。
三秉纲纪局,累登清白资。
应怀青塘居,蕙草没前墀。
旧月照秋水,废田留故陂。
至今高风在,为君吹桂枝。
昨逢洞庭客,果得故人诗。
何异王内史,来招道林师。
欲携山侣出,难与白云辞。
我法从谁悟,心师是贯花。
三尘观种子,一雨发萌芽。
定起轮灯缺,宵分印月斜。
了空如藏史,始肯会禅家。
登岭望落日,眇然伤别魂。
亭皋秋色遍,游子在荆门。
世故东西客,山空断续猿。
此心谁复见,寂寞偶芳荪。
乱峰江上色,羡尔及秋行。
释氏推真子,郗家许贵甥。
氎花新雨净,帆叶好风轻。
千里依元舅,回潮亦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