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墙薜荔锁荒祠,下马披榛读旧碑。
何处长蛟沉铁锁,空令山鬼奠辛夷。
烽烟古壁龙蛇动,秋色高台鸟雀悲。
凭吊二公伤往事,西风斜日采江蓠。
女墙薜荔锁荒祠,下马披榛读旧碑。
何处长蛟沉铁锁,空令山鬼奠辛夷。
烽烟古壁龙蛇动,秋色高台鸟雀悲。
凭吊二公伤往事,西风斜日采江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孙许二公怀忠祠的探访与感慨。首联“女墙薜荔锁荒祠,下马披榛读旧碑”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祠堂的荒凉景象,女墙被薜荔覆盖,荒芜之中,诗人下马,拨开杂草,阅读着古老的碑文。颔联“何处长蛟沉铁锁,空令山鬼奠辛夷”则通过想象中的蛟龙与山鬼,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追思与敬仰,铁锁沉没,山鬼祭奠,却无人知晓英雄事迹。颈联“烽烟古壁龙蛇动,秋色高台鸟雀悲”进一步渲染了祠堂周围的凄凉氛围,烽烟在古壁上蜿蜒如龙蛇,秋色中高台上的鸟雀哀鸣,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尾联“凭吊二公伤往事,西风斜日采江蓠”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流露,面对孙许二公的遗迹,不禁感叹往昔的英雄事迹,西风吹拂,夕阳斜照,诗人采摘江蓠,寄托对英雄的怀念与哀思。整首诗通过对祠堂环境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表达了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康熙鸿儒传者几,卓荦二万毛胡朱。
词科布衣数己未,萧山秀水夹江居。
颇闻漆书讼今古,桁头佚字疑有无。
冤词差不敌疏证,经义一卷存圆柧。
初晴八十犹甚口,瓜皮竹杖同浮湖。
吴兴郑生阿堵笔,或腴而短颀而臞。
公寮从祀究应罢,郊配西向良非诬。
儒家得失每参半,谁其剖柝鹤与凫。
汪君手摹罗聘画,野服奇古形模殊。
东南之美两竹箭,元气寿与湖山俱。
云根吹阴晴,日脚递隐见。
欲持并州刀,剪取丝雨断。
风翻万叶背,雾走千峰面。
灵岳犹混茫,初烟与为冠。
谁能扫氛霾,复此东南观。
天开崖嶂古,愁破岚霞绚。
仆夫指前溪,石濑已可乱。
杂花飘空林,客眼误霜霰。
讵惜泥沾衣,徘徊为芳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