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慢山中学耦耕,丁丁伐木忆同声。
天开章贡千年会,人卧衡庐百感生。
未许春风分半席,独将明月拥孤城。
从来鹭水澄澄绿,好向江门共濯缨。
懒慢山中学耦耕,丁丁伐木忆同声。
天开章贡千年会,人卧衡庐百感生。
未许春风分半席,独将明月拥孤城。
从来鹭水澄澄绿,好向江门共濯缨。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因病未能参加鹭洲胜会的遗憾之情,却仍能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与会者的欢聚氛围。首句“懒慢山中学耦耕”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农耕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闲适而略带慵懒的生活态度。接着,“丁丁伐木忆同声”则通过伐木的声音,唤起了对朋友相聚时的共鸣与回忆,营造了一种虽不在场但心系群体的情感氛围。
“天开章贡千年会,人卧衡庐百感生”两句,将时空拉长,既指出了历史的悠久,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章贡两地的千年聚会,与诗人躺在床上的百感交集形成对比,展现了时间与空间的交错,以及个人情感的深沉。
“未许春风分半席,独将明月拥孤城”表达了诗人虽然不能亲临盛会,但依然能够通过想象与心灵的连接,感受到那份温暖与光明。春风象征着生机与和谐,明月则代表了纯净与宁静,诗人选择与之相伴,既是对自然美的追求,也是对内心世界的守护。
最后,“从来鹭水澄澄绿,好向江门共濯缨”以鹭洲的绿水和江边的濯缨为喻,不仅描绘了自然美景,更寓意着诗人渴望与朋友们共同享受清雅的生活情趣,体现了他对友情和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友谊、自然与和谐生活的深刻思考。
闲忆水程,屡收缆、市沽宵午。
最近水人家,入馔银刀切缕。
鲜风扑鼻,对霜叶、冷寻香处。
讶山斋宴客,闲坐相思无语。
菊瓣零黄,蓼花坠紫,酒思难诉。
漫落寞浇愁,那管柘枝狂舞。竹灯围影,诗翁闷聚。
想去年、蜡雪一帘秋浦。
袂朝添,妆晚卸。无事倚栏乍。
困暖逢春,病雨又逢夏。
甚时绿径晴浓,红蘼曲软,试缓缓、卿车侬马。
杏都嫁。只留一味酸青,梅子树头挂。
识此閒愁,除是共愁者。
年来蝶僽鹃僝,韶光贱掷,也不值、一星金价。
认残烟、隔江筛雨,山眉横瘦秋色。
鱼罾晴闪枫边影,远岸沙痕一碧。回晚汐。
带帆底风丝,卷到遥楼笛。离愁今夕。
只藕叶横塘,烛花吹绿,梦小傍鸥翼。
谁怜我,泛泛天涯兰鹢。故人千里迢隔。
四条弦子秋心在,指软擘来无力。云乍拭。
又丸月浮空、万树摇凉湿。飘篷安适。
却输与邻船,樵青渔妇,拥被话岑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