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高漫士梅江谣》
《和高漫士梅江谣》全文
明 / 王恭   形式: 古风

梅江水,流浩浩,居人尽说梅江好。

自从海上筑城池,使车络绎无昏早。

梅江水,深复深,行人一见怀千金。

老夫平生爱江水,日饮一石无贪心。

青萝盘盘数峰色,兜高望见扶桑白。

蜃气朝凝鲛女宫,珠光夜照天吴宅。

居人生小住江皋,架壑梯岩结构牢。

沙鸥不省逢机事,江叟何曾识县曹。

峨峨百雉连山郭,夷岛清宁无摽掠。

将门子弟解逢迎,大侄儿郎谈礼乐。

有时江上渔歌发,捩柁抽向江空阔。

蹒跚竹篓紫蟹肥,拨刺金盘素鳞活。

龙门子,何处来,向予西指凤凰台。

京行此别三千里,怅饮应须数百杯。

谢公好为苍生起,山中猿鹤徒为尔。

到日秦淮有鲤鱼,尺书先寄梅江水。

(0)
鉴赏

这首明代王恭的《和高漫士梅江谣》描绘了梅江的壮丽景色和当地的生活气息。诗人以梅江水贯穿全诗,展现出江水的浩渺与深远,以及它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自从海上筑城池,使车络绎无昏早"反映了城市的繁荣与繁忙。

诗中提到的"行人一见怀千金",表达了人们对梅江美景的珍视和向往,而老夫"日饮一石无贪心"则体现了他对江水的喜爱纯粹出于自然之爱。接下来,诗人通过"青萝盘盘数峰色,兜高望见扶桑白"等句,展现了山水的秀美,以及"蜃气朝凝鲛女宫,珠光夜照天吴宅"的奇幻景象,增添了神秘色彩。

诗中还描绘了梅江边居民的悠闲生活,"沙鸥不省逢机事,江叟何曾识县曹",反映出他们远离尘嚣的宁静。"峨峨百雉连山郭,夷岛清宁无摽掠"进一步强调了地方的和平与安宁。

最后,诗人以离别和友情为主题,祝愿友人此去京城一路平安,期待他归来时能带来好消息,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期盼。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富有画面感,展现了作者对梅江风光和人文风情的深深热爱。

作者介绍
王恭

王恭
朝代:明   字:安仲   籍贯:长乐沙堤   生辰:1343-?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和白香山何处难忘酒六首·其三

何处难忘酒,遥登庾亮楼。

歌声通上界,笑语在瀛洲。

玉宇晴无际,冰轮夜不收。

此时无一盏,何以玩中秋。

(0)

宫词一百七首·其二十

秋来处处捣衣声,小院梧桐月正明。

促织絮寒霜气白,隔墙谁弄紫鸾笙。

(0)

题释骖图

关中小儿勇而竞,玉帐貔貅三百乘。

焉知道上十二牛,皇天默佑周同姓。

绛宫大厉吼如雷,墨车载甲光照䋿。

鹰腾二陵间,剑锋白皑皑。

壮士百战脑涂地,元帅束缚坐草莱。

俘囚有血堪衅鼓,自分残膏染齐斧。

万死一生直望外,岂意片言由内主。

鸿雁曾伤弓,尚为空弮愁。

犀兕脱匣出,闻呼肯回头。

河边解骖徒谫谋,舟中稽首心悠悠。

济河封尸勿云晚,此事终作晋国羞。

君不见夫差违子胥,空洒姑苏泣。

丈夫深戒妇人仁,养虎遗患悔莫及。

(0)

次韵和石末公见寄五绝·其四

越溪清水淬干将,鬼魅惊啼畏夜光。

不共铅刀争利钝,何妨玉匣且深藏。

(0)

次韵和石末公闻海上使命之作因念西州怆然有感二首·其一

巫闾析木天空阔,桐柏终南水乱流。

邑里萧条无吠狗,田畴芜秽少耕牛。

萋萋蔓草随人远,淡淡残阳向客留。

迟莫飘零偏感旧,几回垂泪睇神州。

(0)

挽故参政彭城郡公二十韵

气禀天台秀,丰神委羽仙。

养颐全静素,止息味重玄。

书饱三千牍,身尊九十年。

瀛洲夸故老,廊庙数名贤。

茅土恩封重,圭璋宠赐专。

清时华族望,盛德绍儒先。

空阔波澄海,虚明月在天。

藜灯分瑞采,鸿宝发真诠。

火热烧丹灶,云深种玉田。

文声金掷地,诗律锦盈笺。

画鹢频飞楫,青骢稳着鞭。

衣冠倾洛社,花石胜平泉。

初度流光速,长生宝箓延。

老莱新舞彩,卫武秩宾筵。

杳杳青空舄,飘飘白日旃。

委形随去鹤,真骨蜕轻蝉。

饰礼崇周翣,归藏卜楚篿。

诸公嗟绝笔,太史购遗编。

彷佛仪容接,悲凉涕泗湲。

大招吾岂敢,行见表双阡。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