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迈陂塘.蓉江舟夜》
《迈陂塘.蓉江舟夜》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词  词牌: 摸鱼儿

认残烟、隔江筛雨,山眉横瘦秋色。

鱼罾晴闪枫边影,远岸沙痕一碧。回晚汐。

带帆底风丝,卷到遥楼笛。离愁今夕。

只藕叶横塘,烛花吹绿,梦小傍鸥翼。

谁怜我,泛泛天涯兰鹢。故人千里迢隔。

四条弦子秋心在,指软擘来无力。云乍拭。

又丸月浮空、万树摇凉湿。飘篷安适。

却输与邻船,樵青渔妇,拥被话岑寂。

(0)
鉴赏

这首《迈陂塘·蓉江舟夜》描绘了一幅夜晚在蓉江上乘舟的凄美画面。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处舟中的孤独与忧郁。

“认残烟、隔江筛雨”,开篇即以烟雨朦胧的景象勾勒出舟行江上的背景,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山眉横瘦秋色”一句,将山比作女子的眉毛,形象地描绘了秋天山色的清瘦与凄美,进一步渲染了词人的孤独感。

“鱼罾晴闪枫边影,远岸沙痕一碧”,通过晴日下鱼网闪烁的光影与远处岸边清晰的沙痕,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反衬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与不安。

“回晚汐。带帆底风丝,卷到遥楼笛”,晚潮回转,风卷着帆底的细丝,似乎将远方的笛声也卷入了词人的耳畔,增加了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离愁今夕。只藕叶横塘,烛花吹绿,梦小傍鸥翼”,词人将离愁寄托于眼前的藕叶、横塘、烛花与鸥鸟,通过这些具体的景物,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谁怜我,泛泛天涯兰鹢”,词人自问,又有谁能理解他在这茫茫天涯中的孤独与漂泊。

“故人千里迢隔。四条弦子秋心在,指软擘来无力”,即使心中有千言万语,却只能通过琴弦倾诉,但手指却因无力而难以弹奏,表达了对远方故人的深深思念与无法沟通的无奈。

“云乍拭。又丸月浮空、万树摇凉湿”,云层被轻轻拂去,一轮圆月浮现在空中,万木在微凉的夜风中摇曳,这一景象既美丽又略显凄凉,象征着词人内心情感的复杂变化。

“飘篷安适。却输与邻船,樵青渔妇,拥被话岑寂”,词人感叹自己如同飘荡的蓬草,不如邻船上的樵夫与渔妇,他们虽生活简朴,却能拥被而谈,享受着平凡的温暖与安宁。

整首词通过对舟行江面的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沉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罗浮飞云顶午夜听泉·其七

一片桃花失武陵,避秦人已足嚣声。

不须赊月洞庭上,利涉如今满洞庭。

(0)

赠用弥·其二

精严洁白一庵深,云树那知静者心。

午夜月明叩金磬,莲花千叶杳难寻。

(0)

赠沈石友醝使·其一

灵光拈得贯长虚,二酉何劳万卷书。

不着字时文已露,大千春色满庭除。

(0)

荔支诗·其十五

浓浓数树荫溪流,蛋女乘潮过小舟。

偷得一枝无着处,殷勤系在绿裙头。

(0)

荔支诗·其八

中原何处不纷纷,嘉名耻尔号将军。

可怜斗气光无力,望到扶桑也是云。

(0)

送方大林入苏门·其六

秋风吹叶满江湖,竹枕桃笙客梦孤。

莫向醒来觅相似,天南归雁集平芜。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