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残烟、隔江筛雨,山眉横瘦秋色。
鱼罾晴闪枫边影,远岸沙痕一碧。回晚汐。
带帆底风丝,卷到遥楼笛。离愁今夕。
只藕叶横塘,烛花吹绿,梦小傍鸥翼。
谁怜我,泛泛天涯兰鹢。故人千里迢隔。
四条弦子秋心在,指软擘来无力。云乍拭。
又丸月浮空、万树摇凉湿。飘篷安适。
却输与邻船,樵青渔妇,拥被话岑寂。
认残烟、隔江筛雨,山眉横瘦秋色。
鱼罾晴闪枫边影,远岸沙痕一碧。回晚汐。
带帆底风丝,卷到遥楼笛。离愁今夕。
只藕叶横塘,烛花吹绿,梦小傍鸥翼。
谁怜我,泛泛天涯兰鹢。故人千里迢隔。
四条弦子秋心在,指软擘来无力。云乍拭。
又丸月浮空、万树摇凉湿。飘篷安适。
却输与邻船,樵青渔妇,拥被话岑寂。
这首《迈陂塘·蓉江舟夜》描绘了一幅夜晚在蓉江上乘舟的凄美画面。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独处舟中的孤独与忧郁。
“认残烟、隔江筛雨”,开篇即以烟雨朦胧的景象勾勒出舟行江上的背景,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山眉横瘦秋色”一句,将山比作女子的眉毛,形象地描绘了秋天山色的清瘦与凄美,进一步渲染了词人的孤独感。
“鱼罾晴闪枫边影,远岸沙痕一碧”,通过晴日下鱼网闪烁的光影与远处岸边清晰的沙痕,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反衬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与不安。
“回晚汐。带帆底风丝,卷到遥楼笛”,晚潮回转,风卷着帆底的细丝,似乎将远方的笛声也卷入了词人的耳畔,增加了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离愁今夕。只藕叶横塘,烛花吹绿,梦小傍鸥翼”,词人将离愁寄托于眼前的藕叶、横塘、烛花与鸥鸟,通过这些具体的景物,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
“谁怜我,泛泛天涯兰鹢”,词人自问,又有谁能理解他在这茫茫天涯中的孤独与漂泊。
“故人千里迢隔。四条弦子秋心在,指软擘来无力”,即使心中有千言万语,却只能通过琴弦倾诉,但手指却因无力而难以弹奏,表达了对远方故人的深深思念与无法沟通的无奈。
“云乍拭。又丸月浮空、万树摇凉湿”,云层被轻轻拂去,一轮圆月浮现在空中,万木在微凉的夜风中摇曳,这一景象既美丽又略显凄凉,象征着词人内心情感的复杂变化。
“飘篷安适。却输与邻船,樵青渔妇,拥被话岑寂”,词人感叹自己如同飘荡的蓬草,不如邻船上的樵夫与渔妇,他们虽生活简朴,却能拥被而谈,享受着平凡的温暖与安宁。
整首词通过对舟行江面的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沉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