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龙尾双槽之研,肌润而若沐空濛。
旧藏古香氤氲,来自广之东。
多君博雅,举以为赠,三嗅而抹月批风。
要若镕金加万佛经上,更须滴露点四圣书中。
往昔浓薰怀太史,而今一瓣为南丰。
藜光下照人何在,閤下闲花馥旧丛。
我有龙尾双槽之研,肌润而若沐空濛。
旧藏古香氤氲,来自广之东。
多君博雅,举以为赠,三嗅而抹月批风。
要若镕金加万佛经上,更须滴露点四圣书中。
往昔浓薰怀太史,而今一瓣为南丰。
藜光下照人何在,閤下闲花馥旧丛。
这首宋代陈起的《杂言送歙研广香与友人有怀杨校书幼度》是一首表达友情与文人雅趣的诗。诗人以龙尾双槽研砚为媒介,展现了研砚的精致与古朴,"肌润如沐空濛"描绘了砚台的温润质感,仿佛带着淡淡的书香气息。"来自广之东"暗示了砚台的珍贵和来历。
诗人将砚台赠予朋友,希望它能如同"镕金加万佛经"般承载深厚的文化底蕴,或如"滴露点四圣书"般增添智慧的光芒。他回忆起过去与杨校书的交往,"浓薰怀太史"表达了对往昔友情的怀念。最后,诗人以"藜光下照"象征友人的才华照亮他人,"閤下闲花馥旧丛"则寓言友人的品格如旧时花丛中的芬芳,长久留存。
整首诗通过砚台这一物象,传递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识文化的敬仰,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