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董生之慈孝兮,昌黎作歌而欷歔。
昼出耕兮夜读书。
嗟我生之玩愒兮,常虚掷乎居诸。
历少壮而无建白兮,值世路其崎岖。
愿游处以木石兮,乃饥寒之我驱。
岂磷缁失其坚白兮,非前日之真吾。
走四方而抱质兮,遇合悉听诸当途。
得馀暇于漏夜兮,藉笔墨以自娱。
扑俗尘之斗斛兮,完本性于须臾。
非课功而继晷兮,聊晤对于吾徒。
萱室愁夫衰白兮,寂寞对夫妻孥。
何瑶章之叠下兮,忘名实之相须。
敢执灯而裁答兮,谢故人之虚誉。
忆昔董生之慈孝兮,昌黎作歌而欷歔。
昼出耕兮夜读书。
嗟我生之玩愒兮,常虚掷乎居诸。
历少壮而无建白兮,值世路其崎岖。
愿游处以木石兮,乃饥寒之我驱。
岂磷缁失其坚白兮,非前日之真吾。
走四方而抱质兮,遇合悉听诸当途。
得馀暇于漏夜兮,藉笔墨以自娱。
扑俗尘之斗斛兮,完本性于须臾。
非课功而继晷兮,聊晤对于吾徒。
萱室愁夫衰白兮,寂寞对夫妻孥。
何瑶章之叠下兮,忘名实之相须。
敢执灯而裁答兮,谢故人之虚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董生的怀念以及对其慈孝品德的赞美。诗中通过描述董生白天耕田夜晚读书的生活,展现了他勤奋好学的形象。同时,诗人也反思了自己的生活状态,感叹自己虚度光阴,未能在年轻时有所建树,面对世路的崎岖,内心充满了无奈与挣扎。
诗人渴望能够像木石一样静默无言,但饥饿与寒冷却迫使他不得不在世间奔波。他质疑自己是否失去了初心,是否已经变得与从前不同。尽管四处漂泊,坚守着自己的本质,诗人并未忘记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他利用空闲时间,借助笔墨来寻求心灵的慰藉,抵御世俗的尘埃,保持内心的纯净。
诗人在忙碌之余,不忘与朋友交流,享受短暂的欢聚时光。然而,家庭的忧愁,如白发的丈夫和孤独的妻子,使他感到深深的忧虑。面对社会的评价,诗人选择谦逊地回应,拒绝虚妄的赞誉,坚持自我,不为名利所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生活经历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困境中保持自我、追求精神自由的决心。
忠南在三川,风俗自朴美。
挂席朝雨歇,薄暮舣江涘。
金马有遗老,耋岁尚发齿。
入丹每再拜,咄咄谈刺史。
忠劳首敬舆,名德复居易。
贤迹殊后先,屈指刘与李。
圣朝置守来,畴可萧公比。
自公移合来,蒲鞭且不使。
谕民必真淳,谕士必廉耻。
谕赋赋期集,谕暴暴立已。
去忠四十年,慈惠日在耳。
俎豆跻四贤,微公义安起。
语竟继以□,冥漠一逝水。
谁为后来者,椎骨恒及髓。
慨惟我舅氏,异政山东纪。
兴薄南野青,绶解治中紫。
家食止素业,□资缺妻子。
悽其盖棺日,破屋见新主。
汩汩荡蘼流,转觉寒约鄙。
向无词苑碑,人心几不死。
《忠南悼舅氏也舅氏萧公曩为忠守去且四十年忠人追祀之衷既展拜祠下退而赋忠南》【明·黄衷】忠南在三川,风俗自朴美。挂席朝雨歇,薄暮舣江涘。金马有遗老,耋岁尚发齿。入丹每再拜,咄咄谈刺史。忠劳首敬舆,名德复居易。贤迹殊后先,屈指刘与李。圣朝置守来,畴可萧公比。自公移合来,蒲鞭且不使。谕民必真淳,谕士必廉耻。谕赋赋期集,谕暴暴立已。去忠四十年,慈惠日在耳。俎豆跻四贤,微公义安起。语竟继以□,冥漠一逝水。谁为后来者,椎骨恒及髓。慨惟我舅氏,异政山东纪。兴薄南野青,绶解治中紫。家食止素业,□资缺妻子。悽其盖棺日,破屋见新主。汩汩荡蘼流,转觉寒约鄙。向无词苑碑,人心几不死。
https://shici.929r.com/shici/gXhXLzHa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