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退寻芳已是迟,莫因他事更来稀。
未经旬日唯忧落,算有开时不合归。
歌槛宴馀风袅袅,闲园吟散雨霏霏。
高楼鼓绝重门闭,长为抛回恨解衣。
公退寻芳已是迟,莫因他事更来稀。
未经旬日唯忧落,算有开时不合归。
歌槛宴馀风袅袅,闲园吟散雨霏霏。
高楼鼓绝重门闭,长为抛回恨解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建勋的作品,名为《醉中惜花更书与诸从事》。诗中的意境丰富,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美好瞬间的珍惜,以及面对现实无奈时的情绪波动。
首句“公退寻芳已是迟”表达了春天已经过去,而诗人去赏花却有些晚了,带有一丝懊悔。紧接着,“莫因他事更来稀”,则是在提醒自己不要因为其他的事情而让美好的时光变得更加稀少。
“未经旬日唯忧落”一句中,“旬”指的是十天,这里说的是还没过上十天就担心花瓣的凋零,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焦虑。“算有开时不合归”,则是在计算时间,不希望美好的时光结束。
“歌槛宴馀风袅袅”描绘了一种宴席上的悠闲氛围,"闲园吟散雨霏霏" 则是诗人在寂静的园中吟咏诗词,伴随着细雨。这些画面都营造出一种宁静、闲适的情境。
最后两句“高楼鼓绝重门闭,长为抛回恨解衣”,则是在描述一个更加孤独和封闭的场景。"高楼鼓绝"给人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而"重门闭"则加深了这种隔绝感。"长为抛回恨"表达了诗人的深沉哀愁,而“解衣”则可能是在暗示酒醉后的放松或是对现实的无奈投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花事的惜别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他对生活细微之处的观察。
五老相携欲上天,玄猿白鹤尽疑仙。
浮云有意藏山顶,流水无声入稻田。
古木微风时起籁,诸峰落日尽生烟。
归鞍草草还城市,惭愧幽人正醉眠。
万木青杉一手栽,满堂白佛九天来。
〈仁宗初年,有僧手种万杉,特为建此寺,仍以禁中佛赐之。
〉涓涓石溜供厨足,矗矗山屏绕寺开。
半榻松阴秋簟冷,一杯香饭午钟催。
安眠饱食平生事,不待山僧唤始回。
秋风下,黄雀飞。
禾田熟,黄雀肥。
群飞蔽空日色薄,逡巡百顷禾为稀,翾翻巧捷多且微。
精丸妙徼举辄违,乘时席势不可挥。
一朝风雨寒霏霏,肉多翅重天时非,农夫举网惊合围。
悬颈系足肤无衣,百个同缶仍相依,头颅万里行不归。
北方居人厌羔豨,咀噍聊发一笑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