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秋宵,画堂深处帘垂。
映初三、弓蟾新浴,明珠仙掌凝肌。
彷佛似、何郎傅粉,也得使、南部低眉。
露浥英娇,霜涵蕊嫩,霞褒雪蕴紫绡奇。
料湖上、琴书共载,螺髻淡妆宜。
疏镫畔、银钿细卜,莫妒酴醾。
记瑶台、相逢月下,绣屏相对人依。
寄悠思、惯传郢曲,逞佳色、重和陶诗。
晚节留香,西风却瘦,多情犹恋旧丰姿。
赢自惜、玉颜未褪,还似少年时。
知谁伴、九华清影,拾梦茅篱。
忆秋宵,画堂深处帘垂。
映初三、弓蟾新浴,明珠仙掌凝肌。
彷佛似、何郎傅粉,也得使、南部低眉。
露浥英娇,霜涵蕊嫩,霞褒雪蕴紫绡奇。
料湖上、琴书共载,螺髻淡妆宜。
疏镫畔、银钿细卜,莫妒酴醾。
记瑶台、相逢月下,绣屏相对人依。
寄悠思、惯传郢曲,逞佳色、重和陶诗。
晚节留香,西风却瘦,多情犹恋旧丰姿。
赢自惜、玉颜未褪,还似少年时。
知谁伴、九华清影,拾梦茅篱。
这首诗名为《多丽·次李漱玉韵咏白菊》,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画家吴湖帆所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夜月下的白菊花图景。"忆秋宵,画堂深处帘垂",营造出静谧而深邃的氛围,帘后的白菊如明珠般在月光下晶莹剔透。"映初三、弓蟾新浴",通过比喻,写出月亮升起时白菊的清新与洁净。
"何郎傅粉",借用古代美男子何晏的典故,形容白菊的洁白如玉;"南部低眉"则暗示其娇柔的姿态。接下来,诗人赞美了白菊在露水滋润下更显娇艳,霜降时节的蕊嫩如同含苞待放,霞光赋予其紫色的神秘魅力。
"湖上、琴书共载",想象白菊与琴书相伴,增添了一份文人雅趣。"螺髻淡妆宜",将白菊比作女子的秀发,形象生动。"疏镫畔、银钿细卜",夜晚的寂静中,诗人细致地观察白菊,生怕打扰它的美。
"瑶台、相逢月下",回忆与白菊在月光下的相遇,"绣屏相对人依",表达了对白菊的深深眷恋。诗人借"郢曲"和"陶诗"表达对白菊的赞美,感叹其晚节依然香气四溢,即使在西风中也显得清瘦而韵味犹存。
最后,诗人感慨自己虽已年老,但白菊的美丽依旧如少年时,"玉颜未褪",并设想有谁能陪伴这九华清影,一同欣赏这梦中的白菊。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分展现了吴湖帆对白菊的深情赞美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群动各有营,蹙蹙不得息。
嗟哉尺蠖徒,烦蹇牵物役。
岂谓尘中姿,还寄云外迹。
古刹绝浮氛,法堂鲜来客。
首夏澹新凉,偃卧不知夕。
觉来盼高峰,近远各异色。
草摇席下芳,筠散尊中碧。
鸟语无俗音,泉漱皆洌泎。
俛仰惬幽赏,去矣从所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