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栖穷巷,萧条独掩门。
机忘亲散帙,交息绝华轩。
隐几非遵孟,閒居已胜潘。
幽兰充士佩,好鸟与人言。
有饭时餐菊,无忧不为萱。
陆沉同蠖屈,泥辱异龙蟠。
倦禽知反宿,落叶岂归根。
懒拙从吾好,惟思守故园。
寂寞栖穷巷,萧条独掩门。
机忘亲散帙,交息绝华轩。
隐几非遵孟,閒居已胜潘。
幽兰充士佩,好鸟与人言。
有饭时餐菊,无忧不为萱。
陆沉同蠖屈,泥辱异龙蟠。
倦禽知反宿,落叶岂归根。
懒拙从吾好,惟思守故园。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生活中的宁静与淡泊。首联“寂寞栖穷巷,萧条独掩门”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孤独静谧的氛围。诗人独自居住在僻静的巷子里,关闭门户,与外界隔绝,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颔联“机忘亲散帙,交息绝华轩”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他忘记了世俗的机巧,与书籍相伴,不再追求名利场上的繁华,摒弃了豪华的装饰,过着简朴的生活。这里“机忘”、“交息”、“绝华轩”都体现了诗人对物质欲望的淡漠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颈联“隐几非遵孟,閒居已胜潘”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不是遵循孟子的主张,而是通过闲居的生活,已经超越了潘岳的风雅。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尾联“有饭时餐菊,无忧不为萱”则展现了诗人生活的简单与满足。他以菊花为食,象征着高洁的品质;无忧无虑,不需借助外物来寻求心灵的慰藉。这种生活状态,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也反映了他对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
最后两联“陆沉同蠖屈,泥辱异龙蟠”运用比喻,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困境,但内心依然保持坚韧不屈的精神。“倦禽知反宿,落叶岂归根”则借自然现象,寓意人生终将回归本真,寻找心灵的归宿。整首诗通过对闲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