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子处幽谷,白云飞满棂。
晚风忽吹散,山色到门青。
岩下松千尺,其根有茯苓。
呼童采贻我,云此可延龄。
之子处幽谷,白云飞满棂。
晚风忽吹散,山色到门青。
岩下松千尺,其根有茯苓。
呼童采贻我,云此可延龄。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幽谷中的山人的生活场景与心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首句“之子处幽谷,白云飞满棂”以“之子”指代山人,点明其居住于幽静山谷之中,白云缭绕,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晚风忽吹散,山色到门青”描绘了傍晚时分,晚风轻拂,将白云吹散,使得山色映入眼帘,一片青翠,展现出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岩下松千尺,其根有茯苓”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谷中岩石下的松树高耸入云,根部生长着茯苓,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山人生活的环境充满了神秘与灵性。
最后,“呼童采贻我,云此可延龄”表达了山人邀请童仆采摘茯苓,赠予诗人的行为,既体现了山人与访客之间的友好关系,也暗含了对长寿与健康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人生活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同时也蕴含了对长寿与精神追求的向往。
拜新月,拜月出堂前。暗魄初笼桂,虚弓未引弦。
拜新月,拜月妆楼上。鸾镜始安台,蛾眉已相向。
拜新月,拜月不胜情,庭花风露清。
月临人自老,人望月长明。
东家阿母亦拜月,一拜一悲声断绝。
昔年拜月逞容辉,如今拜月双泪垂。
回看众女拜新月,却忆红闺年少时。
秪役已云久,乘闲返服初。
块然屏尘事,幽独坐林闾。
清旷前山远,纷喧此地疏。
乔木凌青霭,修篁媚绿渠。
耳和绣翼鸟,目畅锦鳞鱼。
寂寞心还间,飘飖体自虚。
兴来命旨酒,临罢阅仙书。
但乐多幽意,宁知有毁誉。
尚想争名者,谁云要路居。
都忘下流叹,倾夺竟何如。
汉上登飞幰,荆南历旧居。
已尝临砌橘,更睹跃池鱼。
盛德继微渺,深衷能卷舒。
义申蓬阁际,情切庙堂初。
郡挹文章美,人怀燮理馀。
皇恩傥照亮,岂厌承明庐。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