栈车行石罅,急雨势多端。
方午戎戎暗,如春侧侧寒。
来逢关吏识,别喜故人安。
酒绿灯明里,羁魂尚未乾。
栈车行石罅,急雨势多端。
方午戎戎暗,如春侧侧寒。
来逢关吏识,别喜故人安。
酒绿灯明里,羁魂尚未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淳耀在明末时期,于衢雨中行至石头宿处,入住广成铨部邸中的独特体验。通过“栈车行石罅”这一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幅风雨交加、山路崎岖的画面之中。紧随其后的“急雨势多端”,不仅点明了天气的恶劣,也暗示了诗人旅途的艰辛与不顺。
“方午戎戎暗”一句,以时间点“午时”和形容词“戎戎暗”相结合,生动地展现了午后乌云密布、天色昏暗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压抑而紧张的氛围。而“如春侧侧寒”则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春日的温暖与此时的寒冷交织在一起,既表现了气候的突变,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情感的复杂变化。
接下来,“来逢关吏识,别喜故人安”两句,揭示了诗人旅途中偶遇熟识的关吏,并且在异地遇见老友的喜悦之情。这种意外的惊喜,无疑为原本艰难的旅程增添了几分暖意和安慰。
最后,“酒绿灯明里,羁魂尚未乾”两句,以酒绿灯明的场景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这里的“羁魂”既指漂泊在外的灵魂,也暗含着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尽管外在环境看似热闹,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愁却难以消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旅途中遭遇的风雨、与人相遇的喜悦以及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展现了明代文人在动荡时代中的生存状态和情感世界。
南归闭门万事了,病卧常多起常少。
未用田间下泽车,何须枥上追风骠。
乡人记我少年日,滇马为致风前鸟。
三年伏枥人共怪,马不能言心可晓。
坐驰千里气蟠结,日食生刍空自笑。
主人自是箕颍人,谁复为送洮岷道。
支公惠眼识神骏,山下泉甘足芳草。
法流一洗百病消,翘足长鸣且忘老。
寺古依乔木,僧闲正莫年。
为生何寂寞,爱客尚留连。
虚牖罗修竹,空厨响细泉。
坐听谈旧事,遍识洛中贤。
彭城一双刀,黄金错刀镮。
脊如双引绳,色如青琅玕。
开匣飞电落,入手清霜寒。
引之置膝上,凛然愁肺肝。
我衰气力微,览镜毛发斑。
誓将斩鲸鲵,静此沧海澜。
又欲戮犀兕,永息行路难。
有志竟不从,抚刀但长叹。
投刀泪如霰,北斗空阑干。
归来刈蓬蒿,锄田植芳兰。
惜刀不忍用,用亦非所便。
弃置尘土中,坐使锋刃刓。
床头夜生光,知有蛟龙蟠。
惭君赠我意,时取一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