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归闭门万事了,病卧常多起常少。
未用田间下泽车,何须枥上追风骠。
乡人记我少年日,滇马为致风前鸟。
三年伏枥人共怪,马不能言心可晓。
坐驰千里气蟠结,日食生刍空自笑。
主人自是箕颍人,谁复为送洮岷道。
支公惠眼识神骏,山下泉甘足芳草。
法流一洗百病消,翘足长鸣且忘老。
南归闭门万事了,病卧常多起常少。
未用田间下泽车,何须枥上追风骠。
乡人记我少年日,滇马为致风前鸟。
三年伏枥人共怪,马不能言心可晓。
坐驰千里气蟠结,日食生刍空自笑。
主人自是箕颍人,谁复为送洮岷道。
支公惠眼识神骏,山下泉甘足芳草。
法流一洗百病消,翘足长鸣且忘老。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施崇宁寺马》。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匹老马的生活和心境,展现了其南归后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往昔生活的回忆。诗中通过“病卧常多起常少”、“三年伏枥人共怪”等句,表达了马的衰老和被忽视的状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身的隐退生活和怀才不遇的情感。
“滇马为致风前鸟”一句,将马比喻为昔日的英雄,如今却只能静养在厩中。“坐驰千里气蟠结,日食生刍空自笑”则写出马虽然无法驰骋,但仍怀有千里之志,只能空自苦笑。诗人借马的遭遇,寓言自己虽有才能,但未能施展的感慨。
最后,“主人自是箕颍人,谁复为送洮岷道”暗指自己如同这匹马,无人理解或关心,而“支公惠眼识神骏,山下泉甘足芳草”则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希望能有如支公般慧眼识才的人出现,为自己提供一个安逸的环境。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对马的描绘,寄寓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