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衙归燕寝,独坐向黄昏。
世变同蕉鹿,羁栖若槛猿。
未忘轩冕累,暂远市朝喧。
暗想连宵梦,依依在故园。
放衙归燕寝,独坐向黄昏。
世变同蕉鹿,羁栖若槛猿。
未忘轩冕累,暂远市朝喧。
暗想连宵梦,依依在故园。
这首明代诗人郭谏臣的《夜坐二首(其一)》描绘了作者在放衙之后回到私人居所的情景。他独自坐着,面对渐近的黄昏,内心充满感慨。他感叹世事如梦幻泡影,变化无常,如同鹿马易位(比喻世事难料),自己则像被囚禁的猿猴,身处异乡,不得自由。诗人并未完全忘怀官场的束缚和名利的牵累,但仍渴望暂时远离尘世的喧嚣。夜晚,他的思绪飘向远方的故乡,梦境中充满了对故土的深深依恋。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生活琐事,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展现了明代士人的心境。
极知借寇未多时,道是微黄有近期。
不割半青江令宅,却飞大白习家池。
湖山解语云来暮,淮水无情也去思。
莫近乡关动皈兴,轻黄一点上双眉。
冯翔端谁可,丘迟肯去麽?
茧丝臣敢後,饥馑帝云何?
身达当难免,能称未要多。
但无田里叹,不必裤襦歌。
日日思亲未拜亲,何时乞我自由身?
同来客子送归尽,更送後来无数人。
不信东皇也有私,如何偏宠杏花枝。
於中更出红千叶,且道此花奇不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