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曰司天,居南之衡。位焉则帝,于以奠方。
南讹秩事,望礼有常。庶几嘉虞,介福无疆。
神曰司天,居南之衡。位焉则帝,于以奠方。
南讹秩事,望礼有常。庶几嘉虞,介福无疆。
这是一首宋代诗人所作的祀典诗,用于祭祀活动。在这短小的诗句中,诗人通过神圣之口,讲述了一位司天之神居住在南方的衡山,并且强调了其位尊权重,可以与皇帝相提并论。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希望通过这种祭祀活动能够维持国家礼仪的常规,以及期盼着能带来广泛而深远的福祉。
从艺术风格上看,这类诗歌往往庄重肃穆,充满了古典文学的气息。诗人运用了一些典故和象征性的语言,比如“司天”、“南之衡”等,来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又宏大的氛围。同时,诗中的节奏也相当工整,每一句都遵循着平仄声调的规则,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既有韵律感,又不失庄严肃穆。
总体来说,这是一首典型的宋代祭祀诗,它展现了当时文学家对于国家大事、宗教信仰以及自然崇拜等多方面主题的关注和表现。
三日不出门,连绵雨伊阻。
起望东南隅,黑云障天宇。
沟水波潾潾,平地作洲渚。
长空迷远峰,高邱没岛屿。
石涧奔流泉,漎淙响砧杵。
午夜颓土墙,折屋非一所。
惊骇扰里闾,缤纷走商旅。
农事半不收,浥烂菽与黍。
贫家屡辍食,富者无多贮。
但闻老幼啼,壮夫亦惨沮。
嗟我与国计,所忧在仓庾。
收纳正及时,连阴费区处。
前日天降灾,烬馀未迟举。
官卒挂网罗,是非望照炬。
赫然天使来,大事欲就绪。
督官拾钱粮,举事辄遇雨。
我心不遑宁,焦劳其奈汝。
人事有可推,天意每如许。
谁能会天意,或者天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