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右乱后都不相闻因怀家大人》
《江右乱后都不相闻因怀家大人》全文
明 / 彭孙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音书摇落雁南飞,回首干戈万事非。

身隐久投神虎帻,时危敢念钓鱼矶。

凋零松径家园废,飘泊杨花故旧稀。

愿逐江头红谢豹,客中频叫不如归。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诗人彭孙贻在江右地区动乱之后,怀念家中长辈之作。彭孙贻通过此诗表达了对战乱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巨大破坏的感慨,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深切渴望。

首联“音书摇落雁南飞,回首干戈万事非”描绘了战乱后的凄凉景象。大雁南飞,象征着动荡不安的局势,而“音书摇落”则暗示了与亲人的通信中断,亲人消息的缺失。回首往昔,战争的残酷使得一切变得非同寻常,物是人非,世事沧桑。

颔联“身隐久投神虎帻,时危敢念钓鱼矶”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在动荡时期的生活状态。他选择隐匿,远离战火,但即便如此,也无法完全摆脱战争的阴影。即使在这样的时刻,诗人也不敢忘记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如同对钓鱼矶的思念,象征着对平静生活的追求。

颈联“凋零松径家园废,飘泊杨花故旧稀”描绘了家园荒废、亲友离散的凄凉情景。松径凋零,家园废弃,反映了战乱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居住地的破坏。杨花飘泊,象征着亲友的离散,人去楼空,只剩下孤独与哀愁。

尾联“愿逐江头红谢豹,客中频叫不如归”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回归的强烈愿望。他希望像江边的红豹一样,能够自由地生活,不再漂泊异乡。频繁的呼唤“不如归”,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战乱后社会和家庭变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和平与亲情的深切呼唤,以及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彭孙贻

彭孙贻
朝代:明   字:仲谋/羿仁   号:茗斋   籍贯: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   生辰:1615~1673年

彭孙贻(1615~1673年),字仲谋,一字羿仁,号茗斋,自称管葛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今浙江海盐市)人。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猜你喜欢

满庭芳.写怀

罗帕分香,玉钗留股,东风羞记初盟。

残杨剩柳,休问啭春莺。

虚向蒲关驻马,淹误了、云路鹏程。

伤心处,枕寒衾冷,香梦杳难成。

章台人远,寻春计晚,露蕊凋零。

叹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好事从来易阻,御沟里、红叶难凭。

空惆怅,夜深人静,辜负月华明。

(0)

声声慢.补衲庵闻蟋蟀

苔阶咽雨,草阁延秋,夜深人似枯僧。

梅子黄时,居然四壁蛩鸣。

回栏凤仙花发,变井梧落叶无情。

孤灯里,念鹊巢卜岁,雁字知兵。

历历美人名士,诉青春薄命,一样平生。

燕子红楼,为卿长叹漂零。

前身溧阳仙尉,到白头还做兰成。

吟正苦,柝凄凄遥应数声。

(0)

踏莎行·其一

冰解芳塘,雪消遥嶂。东风水墨生绡障。

烧痕一夜遍天涯。多情莫向空城望。

淡柳桥边,疏梅溪上。无人会得春来况。

风光输与两鸳鸯,暖滩晴日眠相向。

(0)

谒金门

秋帷里。长漏伴人无寐。低玉枕凉轻绣被。一番秋气味。

晓色又侵窗纸。窗外鸡声初起。声断几声还到耳。已明声未已。

(0)

忆江南寄纯如五首·其一

楚水别来十载,蜀山望断千重。

毕竟拟为伧父,凭君说与吴侬。

(0)

减字木兰花.琴

神閒意定。万籁收声天地静。玉指冰弦。

未动宫商意已传。悲风流水,写出寥寥千古意。

归去无眠。一夜馀音在耳边。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