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爽回长夜,衣冠出广庭。
勋庸留琬琰,形像付丹青。
道丧馀篇翰,人亡更典刑。
侯芭才一足,白首太玄经。
精爽回长夜,衣冠出广庭。
勋庸留琬琰,形像付丹青。
道丧馀篇翰,人亡更典刑。
侯芭才一足,白首太玄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为纪念某位南丰先生而作的挽词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悼和对其才华与品德的赞美。
"精爽回长夜",意指逝者的精神和智慧如同黑夜中的明灯,照亮了人们的心灵,即使肉体已逝,精神犹在。“衣冠出广庭”,形象地描绘了先生生前的威仪,即使身着丧服,其形象依然庄重地出现在广阔的庭院之中。
"勋庸留琬琰,形像付丹青",这里将先生的功绩比作美玉(琬琰),象征其高尚品质和卓越贡献,而他的形象则被后人以丹青的形式永久保存下来,寄托了对他永恒记忆的敬仰。
"道丧馀篇翰,人亡更典刑",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衰落的感慨,以及先生去世后,他的学问和道德典范将更加显得珍贵。
最后两句"侯芭才一足,白首太玄经",借用了典故,侯芭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此处暗指先生虽已离世,但其才华犹如仙人仅凭一只脚行走般超凡脱俗。"太玄经"可能指的是深奥的学问,表明先生一生致力于钻研学问,直到白首。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哀于赞,是对南丰先生的深情缅怀。
理轻帆,移画舸。东去柳园路。
倒映晴岚,妒尔好眉妩。
低回云影笼裾,水香吹鬓,渐棹入、翠烟深处。
尽延伫。贪招流外微凉,更驻小莲步。
手瀹茶香,细拣碧钗股。
人生能几清游,水天閒话,竟忘却、城阴月午。
冻椒残粉,愁褪封枝雪。
亭亭汉宫妆罢,斜倚缃屏栗。
唤起南云翠羽,此恨谁知得。吹香凭热。
黄昏疏影,沈卧氍毹满堂月。
玉尊江上聚别,酒醒空陈迹。
还对半额娇花,鬓影和愁织。
一自罗浮梦渺,寂寞骖鸾客。啼红无力。
谁家羌管,点点苍苔怨罗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