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秋节晚,九月始凄清。
草木忽摇落,坐使客心惊。
橐籥无暂息,机缄殊不停。
未能超物外,慷慨念平生。
南方秋节晚,九月始凄清。
草木忽摇落,坐使客心惊。
橐籥无暂息,机缄殊不停。
未能超物外,慷慨念平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秋思十首》中的第三首,以“南方秋节晚,九月始凄清”开篇,描绘了南方秋季来得较晚,九月才开始显出凉意的景象。接着,“草木忽摇落,坐使客心惊”,诗人通过草木凋零的自然现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触动与不安,仿佛外界的变化也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情感。
“橐籥无暂息,机缄殊不停”,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然界的变化比作橐籥(古代的一种风箱)和机缄(指织机上的梭子),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界中各种生命活动的持续不断,没有片刻停歇。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暗示了人生的忙碌与不易。
最后,“未能超物外,慷慨念平生”,诗人表达了自己虽不能超脱于世间万物之外,但仍然感慨万千,回忆起自己的人生经历。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感慨,也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流露出一种深沉的人生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时间的深刻思考,具有浓郁的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天井春演漾,湛然沈净绿。
谁淬古铜镜,铸此清一曲。
云昔是绀宇,一沈不可复。
贝阙虚堂皇,龙宫静肃穆。
宝气至今存,往往浮磬玉。
从兹陟高巘,鸟道神刺促。
旋经天半寺,梵呗出岩腹。
逡巡逾寺颠,回望在山麓。
青穹去尺五,白云生两足。
群峭奔眼底,纷如水波蹙。
因之念天井,高岸已为谷。
焉知沧海浅,不作桑田熟。
高下随所遭,奚事烦龟卜。
龟卜既徒劳,流光逝难掬。
君家住近姑苏台,门前绿水群鸥来。
坐对晴窗诵六甲,桃花灼灼当窗开。
几年入洛曳珠履,笔端所向皆披靡。
为惜风光不待人,梦魂飞渡吴江水。
与君一见论心事,倾筐倒筐无所忌。
燕市酒徒今几人,酒酣更洒杨朱泪。
遥指秋波江上船,孤帆飒飒凌苍烟。
吴中春草碧于染,聊寄相思到日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