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相经营地,灵祠灌木围。
笏囊人共羡,羽扇恨偏违。
望祭神雅集,焚香海燕飞。
千秋金鉴录,风度想依稀。
唐相经营地,灵祠灌木围。
笏囊人共羡,羽扇恨偏违。
望祭神雅集,焚香海燕飞。
千秋金鉴录,风度想依稀。
这首清代鲍珍的《张文献公祠》描绘了一座唐代宰相祠堂的景象,祠堂周围被灌木丛环绕,显得庄重而静谧。诗人表达了对张文献公的敬仰,他的笏囊(古代官员所持的手板,象征权力)成为人们羡慕的对象,而羽扇(古代官员的仪仗,象征智慧)却未能伴随其左右,令人遗憾。祭祀时,人们聚集一堂,香烟缭绕,海燕飞翔,增添了神秘与神圣的气氛。诗人感慨万千,认为千秋万代后,张文献公的风范和智慧仍会在人们的记忆中熠熠生辉。整首诗通过祠堂的细节和祭祀场景,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深怀念和崇敬之情。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