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缕幽香袭绮寮。暗随栩栩蝶衣飘。
生愁吹损玉人箫。
晴午蒸来浓和麝,晚凉递处薄笼绡。
隔重帘幕已魂销。
一缕幽香袭绮寮。暗随栩栩蝶衣飘。
生愁吹损玉人箫。
晴午蒸来浓和麝,晚凉递处薄笼绡。
隔重帘幕已魂销。
这首《浣溪沙·花气》由清代诗人戴延介所作,通过对细腻花香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细腻情感。
首句“一缕幽香袭绮寮”,以“一缕”形容花香之轻盈,“幽香”则点明香气的淡雅与神秘,而“袭绮寮”则生动地描绘出香气悄然而至的情景,仿佛是轻柔的触感,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柔的包围。
次句“暗随栩栩蝶衣飘”,将花香与蝴蝶的活动联系起来,通过“暗随”二字,表现出花香在夜晚的细微流动,如同蝴蝶的翅膀轻轻拂过,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这里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丽景象,也暗示了花香与生命的和谐共存。
第三句“生愁吹损玉人箫”,以“生愁”二字,赋予花香以情感色彩,仿佛花香中蕴含着淡淡的忧愁,让人联想到吹损玉人箫的意境,既有音乐之美,又有哀愁之感,展现出花香的复杂情感层次。
接下来的两句“晴午蒸来浓和麝,晚凉递处薄笼绡”,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进一步描绘花香的变化。晴午时分,花香如同麝香般浓郁,充满活力;而到了傍晚,随着凉风的递送,花香变得轻薄如绡,既表现了时间的流转,也体现了花香随环境变化的微妙。
最后,“隔重帘幕已魂销”一句,以“魂销”表达出花香带来的强烈情感冲击,仿佛帘幕之后的人被这花香深深吸引,心灵为之震撼,达到了情感的高潮。
整体而言,《浣溪沙·花气》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花香的多种特质——轻盈、神秘、情感丰富、随环境变化——巧妙融合,营造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与深刻理解。
人有岁寒心,乃有岁寒节。
何能貌不枯,虚心听霜雪。
茅亭风入葛衣轻,坐见山河表里清。
归燕略无三月事,残蝉犹占一枝鸣。
天高秋树叶公邑,日暮碧云樊相城。
别后寄诗能慰我,似逃空谷听人声。
春雷不发蛰,秋雷不收声。
向无一日雨,今无一日晴。
昨夕玉女笑,闪闪扬目睛。
雷公与雨师,自取号令明。
舒惨由上天,诞妄推五行。
日月不粒食,安问下土耕。
虽然屋瓦烂,还有地菌生。
损彼以益此,谁能较人情。
尧时不无水,用禹水乃平。
黎民思尧仁,往往见于羹。
犹吾大君意,星火立水衡。
水衡虽努力,岂将雷雨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