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和前韵答隐父二首·其二》
《再和前韵答隐父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郭印   形式: 古风

植物禀清气,天与寒筠独。

陆离草树间,贵贱分珉玉。

王孙爱夭红,采蕊动盈掬。

如何檀栾姿,睥睨少青目。

物色变炎凉,永守霜中绿。

岂无哕哕音,律吕谐金木。

世无伶伦耳,风云驻幽谷。

七贤何苦来,契约元有宿。

(0)
注释
植物:指代各种植物。
禀:承受,吸收。
寒筠:寒冷中的竹子。
陆离:形容繁多而错杂。
贵贱:社会地位的高低。
分:区分。
珉玉:美玉。
王孙:贵族子弟。
夭红:鲜艳的花。
盈掬:满握。
檀栾:形容树木优美。
睥睨:斜视,轻视。
青目:年轻人的目光。
物色:季节景色。
炎凉:冷暖。
霜中绿:寒冬中的绿色。
哕哕音:悦耳的声音。
律吕:古代音乐的五声音阶。
金木:五行中的金和木。
伶伦:传说中的音乐大师。
风云:自然现象。
幽谷:深谷。
七贤:古代的贤人。
契约:命运的安排。
元:本来。
宿:宿命。
翻译
植物吸收清新的气息,只有寒竹在寒冬中独自保持清新。
草木在世间纷繁交错,如同贵贱之分,玉石般分明。
贵族公子喜爱鲜艳的花朵,采摘花瓣时满手都是。
为何檀木般的姿态,却少见青年人的欣赏目光。
季节变换,万物感受冷暖,唯有寒竹始终保持着翠绿。
难道没有悦耳的声音?如同音乐的旋律,符合金木和谐。
世上无人能懂这美妙,仿佛乐师滞留于幽深山谷。
古代七贤何必追寻,他们的缘分早已注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作品,题为《再和前韵答隐父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寒筠(一种竹子)为象征,赞美其清高品格,即使在炎凉世态中也能保持坚韧的绿色,不随世俗变迁。寒筠与草树中的其他植物形成对比,如同贵贱之分,暗示了对高尚节操的追求。诗人提到王孙(贵族子弟)喜爱鲜艳的花朵,但寒筠的朴素美却被忽视,表达了对淡泊名利、坚守本真的赞赏。

诗人进一步指出,寒筠虽无声,却自有其和谐的内在节奏,如同音乐中的金木律吕。然而,世间缺少能欣赏这种美德的知音,使得像“七贤”这样的贤人也感到孤独,仿佛风云都停留在幽深的山谷。最后,诗人感慨,这些贤者之间的约定(契约)早有定数,暗示他们坚守理想,不为外界所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寒筠这一意象,寓言式地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赞美和对世态炎凉的批判,以及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作者介绍

郭印
朝代:宋

宋成都双流人,字信可,晚号亦乐居士。郭绛子。徽宗政和进士。累任铜梁、仁寿等县令。高宗绍兴十八年,以任永康军通判时牒试避亲、举人不当降一官。终部刺史。与秦桧有庠序旧,绝不与通,家居十八年。性嗜水竹。工诗,与蒲大受、冯时行、何耕道为诗友。有《云溪集》。
猜你喜欢

送刘校书之新安寄吴常侍

野云如火照行尘,会绩溪边去问津。

才子省衔非幕客,楚君科第是同人。

狂思下国千场醉,病负东堂两度春。

他日酒筵应见问,鹿裘渔艇隔朱轮。

(0)

赠彭州权别驾

双流脉脉锦城开,追饯年年往复回。

秪道歌谣迎半刺,徒闻礼数揖中台。

黄莺急啭春风尽,斑马长嘶落景催。

莫怆分飞岐路别,还当奏最掖垣来。

(0)

江上秋月

陇雁送乡心,羁情属岁阴。

惊秋黄叶遍,愁暮碧云深。

月色吴江上,风声楚木林。

交亲几重别,归梦并愁侵。

(0)

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

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尊前岂解愁家国,辇下唯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0)

宿羽亭侍宴应制

步辇千门出,离宫二月开。

风光新柳报,宴赏落花催。

碧水摇空阁,青山绕吹台。

圣情留晚兴,歌管送馀杯。

(0)

严公仲夏枉驾草堂兼携酒馔

竹里行厨洗玉盘,花边立马簇金鞍。

非关使者徵求急,自识将军礼数宽。

百年地辟柴门迥,五月江深草阁寒。

看弄渔舟移白日,老农何有罄交欢。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