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桡舞棹学撑船,直入朱明第七天。
独往自惭归路晚,同游翻羡到家先。
短衣掩胫行方绽,破钵随身缀复全。
剩有残书将不去,留君窗下枕头眠。
呈桡舞棹学撑船,直入朱明第七天。
独往自惭归路晚,同游翻羡到家先。
短衣掩胫行方绽,破钵随身缀复全。
剩有残书将不去,留君窗下枕头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陈次伯分别时的情景,充满了深情与不舍。首句“呈桡舞棹学撑船”,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两人在离别之际,如同在水中划船般依依不舍的情态。接着,“直入朱明第七天”一句,巧妙地将时间与空间融合,暗示离别后时光的漫长与思念的深沉。
“独往自惭归路晚,同游翻羡到家先。”这两句诗细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独自前行的诗人感到羞愧于归途的漫长,而与友人一同出游时,却羡慕对方能早早回家,这既是对友情的珍惜,也是对离别的无奈与伤感。
“短衣掩胫行方绽,破钵随身缀复全。”这两句通过简朴的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简单生活和深厚情谊。穿着短衣、脚踏破钵,虽物质条件简陋,但彼此相伴,心灵得到了充实与满足。
最后,“剩有残书将不去,留君窗下枕头眠。”诗人将一本未读完的书作为离别的纪念,希望友人能在窗下安眠,寄托了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祝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充分体现了友情的珍贵与离别的哀愁。
结束萧仙,啸梁鬼、依还未灭。
荒城外、无聊闲看,野烟一抹。
梅子未黄愁夜雨,榴花不见簪秋雪。
又重罗、红字写香词,年时节。帘底事,凭燕说。
合欢缕,双条脱。自香消红臂,旧情都别。
湘水离魂菰叶怨,扬州无梦铜华阙。
倩卧箫、吹裂晚天云,看新月。
紫骝嘶冻草,晓云锁、岫眉颦。
正蕙雪初销,松腰玉瘦,憔悴真真。
轻藜渐穿险磴,步荒苔、犹认瘗花痕。
千古兴亡旧恨,半丘残日孤云。开尊。重吊吴魂。
岚翠冷、洗微醺。问几曾夜宿,月明起看,剑水星纹。
登临总成去客,更软红、先有探芳人。
回首沧波故苑,落梅烟雨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