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即事·其三》
《即事·其三》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双柳依然窣绿丝,陌旁驻马立移时。

去年文赋从头读,不更临风搆藻思。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弘历所作的《即事(其三)》。诗中描绘了诗人站在路边,两棵依然垂着绿丝的柳树旁,回忆起去年阅读文赋的情景,心中涌动的不仅仅是对过往的怀念,还有对文学创作的深沉思考。

首句“双柳依然窣绿丝”,生动地展现了柳树的形态,绿丝轻拂,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次句“陌旁驻马立移时”,则通过诗人驻足马前的动作,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悠长的氛围,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思绪的沉淀。

后两句“去年文赋从头读,不更临风搆藻思”,直接点明了主题——对去年阅读文赋的记忆与思考。这里的“文赋”不仅指具体的文学作品,也象征着诗人的文学追求和精神世界。诗人通过回顾去年的阅读,引发了对文学创作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他对文字、情感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文学创作的深邃思考,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个人情感与自然、历史之间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宴会成趣园诗

举世醉浮荥,幽事谁肯寻。

譬如攫金人,入市惟见金。

先生厌尘杂,静念到园林。

数往境自熟,有得乐更深。

春兰汎光风,夏木贮清阴。

露菊浥佳色,霜松知本心。

渊明尝乐此,意合无古今。

当其领会处,岂止忘华簪。

先生比渊明,但欠酒与琴。

饭蔬有真味,风籁有清音。

出处纵小异,要之俱陆沉。

我亦志丘壑,聊拟斜川吟。

(0)

九日

幽□□懒慢,令节废招寻。

无复欢娱地,空惊□□□。

闭门黄菊晚,步履紫苔深。

尚友陶彭泽,悠然□□□。

(0)

閒述二首·其二

解作时文一二篇,胸中意气已掀然。

何如剖破醯鸡瓮,看取人间大有天。

(0)

群贤登第诗

陶山先生主文盟,郭令好学加劝惩。

平阴儒学日复振,不让五虎专前名。

靳侯才名驰冀北,初官佐治肥子国。

下车首询沂上人,供室劝学增润色。

文章圆熟推许公,典而丽兮词更工。

山城天荒从此破,白袍换绿荣乡中。

苏仙久藉家学力,内抱英华外谦抑。

十年作赋气凌云,唾手功名不劳得。

古学众许芝亭刘,下笔万字何能休。

俯就绳墨入赋室,一战而胜酬焚舟。

贤哉酅河子董子,八举终场人罕比。

广阳就试欲投名,尚以老成为所耻。

孝感里中重王兄,德与才称非过情。

耽经玩史日无辍,蔼然素有场屋声。

升也文学宗董氏,陶山竹溪亦席侍。

靳老馀绪复稔闻,驽马十驾希騄耳。

明昌天子试飞龙,董子王升文并雄。

金门献赋仆亦与,北宫唱第三人同。

至今地脉何曾断,吾乡士风天下冠。

学者体法旧纯朴,岂止为文思过半。

申氏名族世共知,后之苗裔振复奇。

潜遗祖德借馀论,又向蟾宫折桂枝。

溪上先生号醇德,动为仪表言为则。

发明圣道得其传,恩不及身后蕃息。

乃孙经学有渊源,乙科优中光儒门。

靳侯名乡能远虑,居贤因此右硖村。

李君力学人难企,弱冠声华蔼乡里。

早承鹗荐上天廷,一举明经取青紫。

翠华警跸幸南都,圣心愿治求硕儒。

日边诏下免秋试,三英笑指龙门趋。

锜氏兼经勤博古,苏子天才中规矩。

李生伯仲三豪间,鼎甲科名俱力取。

明年较艺入明光,王氏文词复擅场。

圣代人材罔遗弃,特恩赐第名亦彰。

芸窗昼寂閒屈指,仕者十有三人矣。

不才鲁钝甘隐居,但庆诸公膺器使。

为报后来为学人,前进已达教犹存。

勉旃勉旃学而仕,食禄无忘先辈恩。

(0)

题画梅送毛君之武林

磅礴无人兴自豪,香风为我拂霜毫。

几回细写孤山影,绝似西陵第一桥。

(0)

小言

劈糖为筏恣逍遥,摘发牵车越垤峣。

寸竹檀栾居七子,尺台缥缈锁双乔。

云横蚁岫雨将闇,风过蹄涔浪欲骄。

穴处青天刚半丈,夜行灯火有萤翘。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