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宴会成趣园诗》
《宴会成趣园诗》全文
金 / 路铎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举世醉浮荥,幽事谁肯寻。

譬如攫金人,入市惟见金。

先生厌尘杂,静念到园林。

数往境自熟,有得乐更深。

春兰汎光风,夏木贮清阴。

露菊浥佳色,霜松知本心。

渊明尝乐此,意合无古今。

当其领会处,岂止忘华簪。

先生比渊明,但欠酒与琴。

饭蔬有真味,风籁有清音。

出处纵小异,要之俱陆沉。

我亦志丘壑,聊拟斜川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自然美景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超脱的情怀。诗人通过对比“举世醉浮荥”与“幽事谁肯寻”的鲜明对比,展现了对世俗繁华的厌倦与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譬如攫金人,入市惟见金”,以“攫金人”比喻世人追逐名利,忽视了内心的真正需求,形象地揭示了社会的浮躁与功利。而“先生厌尘杂,静念到园林”,则描绘了一位厌倦尘世纷扰,寻求心灵宁静的隐士形象,他选择在园林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接下来的几句“数往境自熟,有得乐更深”,表达了在熟悉的环境中找到乐趣的喜悦,强调了心灵的满足远胜于外在的物质享受。春天的兰花、夏日的绿荫、秋天的菊花、冬日的松树,都是诗人眼中自然之美与内在精神的象征,它们不仅美化了环境,更净化了心灵。

“渊明尝乐此,意合无古今”,引用陶渊明的例子,进一步强调了对自然与内心的追求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是永恒的真理。最后,“当其领会处,岂止忘华簪”,表达了在真正理解与体验之后,物质的束缚与虚荣将被抛诸脑后,心灵得到了真正的自由与解脱。

“先生比渊明,但欠酒与琴”,诗人自比陶渊明,认为自己只缺少饮酒与弹琴这两样东西,暗示了对隐逸生活更加完整的向往。接着,诗人赞美了简朴的生活方式——“饭蔬有真味,风籁有清音”,强调了内在的精神满足远胜于外在的物质享受。

“出处纵小异,要之俱陆沉”,指出虽然生活方式有所不同,但最终都达到了心灵的平静与超脱。最后,“我亦志丘壑,聊拟斜川吟”,表达了诗人自己也怀有隐居山林的志向,并打算像陶渊明一样吟唱出心中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传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魅力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作者介绍

路铎
朝代:金

(?—1214)冀州人,字宣叔。路伯达子。章宗时,为左三部司正,上书言事,召见便殿,迁右拾遗。累官景州刺史。后为孟州防御使。蒙古兵破城,投沁水死。
猜你喜欢

拟《谢康乐维摩经十譬赞》八首·其一

觉海性元澄,云何泡沫聚。

境界风所吹,虚壑自相鼓。

认沤岂全潮,识流匪异体。

谁为达观者,真源亦无取。

水性本无泡,激流遂聚沫。

即异成貌状,消散归虚豁。

君子识根本,安事劳与夺。

愚俗骇变化,横复生欣怛。

(0)

答鲁封居士问天台次韵

山家日日饭胡麻,此事寻常不欲誇。

惟有道人风味别,每从峰顶嚼红霞。

(0)

后述梦·其一

桃花还比海棠柔,娇小端应字莫愁。

听取晓窗鹦鹉语,唤人开幔替梳头。

(0)

摸鱼儿.为黄仲韬题吴彩鸾骑虎图

倚苍岩、翠藤无路,琅玕芝草谁问。

天风忽振疏林外,睹此烟鬟雾鬓。斜日冷。

倩白虎从容,还上匡庐顶。松花满径。

看银汉回波,石梁飞瀑,一啸万山应。

吴家事,千古风流仙境。何人摹入金粉。

箫声可似秦楼凤,甲帐瑶台偕隐。环佩整。

羡儿女情痴,也有神仙分。清贫自哂。

买十幅云笺,唤谁綵笔,重为写唐韵。

(0)

寄沈秋渊四绝句·其四

鹦鹉水深莲叶航,书来约过百花庄。

醉披锦袍上船去,倩得小姬连笛床。

(0)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会仙馆二绝句·其二

岭上西行双石人,临溪照水久逡巡。

低头似愧南来使,居处虽高已失身。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