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色吁为间色侵,凄风絺绤自悲吟。
酌中循理聊区处,底事先贤共此心。
正色吁为间色侵,凄风絺绤自悲吟。
酌中循理聊区处,底事先贤共此心。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陈普所作的《毛诗(其一)绿衣》。诗中,诗人以"正色"和"间色"的意象,表达了对事物本质与外在变化的思考。"正色吁为间色侵"一句,暗示着世间纷繁复杂,原本纯粹的颜色(可能象征美德或原则)被外界因素逐渐侵蚀。"凄风絺绤自悲吟"则描绘了一种环境氛围,凄冷的风如同悲凉的歌声,伴随着轻薄的絺绤衣物,诗人借此传达内心的哀愁。
"酌中循理聊区处",诗人强调在面对复杂世事时,应遵循中庸之道,理智地处理问题,体现出儒家的理性精神。"底事先贤共此心"则表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对于遵循道德、效仿先贤的行为准则,人们内心深处是共通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情感内敛,体现了陈普对于社会现象和个人修养的深沉思考。
自古挑才扬,暨汉多书木。
才木虽不同,一音贯吴蜀。
大道无异同,奚庸析耳目。
千载觉者几,迩来帝锡福。
所知馀百人,宗祖慈湖麓。
天地吾施生,四时吾继续。
日月吾光明,变化吾机轴。
夫人同此机,宇内皆吾族。
惟日用不知,被褐而怀玉。
礼三百三千,是谁不备足。
父母谁不爱,弟幼谁不育。
事上谁不敬,对宾谁不肃。
步步在杏坛,句句香芬馥。
群峰穿白云,碧流响松谷。
谆谆帝诲我,敢不拱承嘱。
夙兴笔此诗,既复从首读。
此读人不闻,惟有庭前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