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田家》
《田家》全文
清 / 周馨桂   形式: 古风

中秋水竞发,田庐既漂没。

重九复阴雨,沉沉竟旬日。

不畏水没田,不畏水没场。

泛艇腰霜镰,悬稻迎秋阳。

飞飞鸟鹊乐,衔得穗上谷。

非复穗上谷,但疑秧簇簇。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农人在中秋与重九时节,面对水灾后的田间劳作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农民们的坚韧与乐观精神。

首句“中秋水竞发”,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节和背景——中秋时节,雨水泛滥,农田被淹。接着,“田庐既漂没”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洪水对农舍和农田的破坏,暗示了农民们所面临的困境。

“重九复阴雨,沉沉竟旬日。”描述了连续的阴雨天气,使得情况更加恶化,持续了整整十天。然而,尽管面临如此艰难的环境,农民们并未退缩。

“不畏水没田,不畏水没场。”表达了农民们面对灾难时的勇敢与决心,他们不惧怕洪水淹没田地和谷场,展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接下来,“泛艇腰霜镰,悬稻迎秋阳。”描绘了农民们在水灾之后,利用小船搬运工具,腰间挂着霜冻的镰刀,准备收割稻谷。即使在这样的恶劣条件下,他们依然满怀希望,期待着秋阳的到来,象征着丰收的希望。

“飞飞鸟鹊乐,衔得穗上谷。”通过描写鸟儿在稻田中欢快地飞翔,衔起稻穗上的谷粒,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农民们辛勤劳动的成果。

最后,“非复穗上谷,但疑秧簇簇。”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虽然稻谷已经成熟,但农民们更关心的是如何保护这些作物,防止它们在恶劣的环境中受损。这里也隐含了对农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期待,即使在困难面前,他们仍然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克服一切挑战,迎来丰收的季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农民们在自然灾害面前的坚韧精神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是一首富有深意的田园诗。

作者介绍

周馨桂
朝代:清   字:小山   籍贯:顾山

字小山,诸生。顾山人。生于道光六年。深于经学,诗学三唐,擅书艺,工诗词。著有养斋诗文集五卷。邑志传儒林。
猜你喜欢

阮学愚处士致爱堂成

孝心一念故分明,祀事多年始发诚。

风木之悲时易代,孩提之慕老难更。

人文盛世重宣朗,礼教名家载肃清。

多少丹青焕闾里,独于仁孝写真情。

(0)

中秋同汤九山游黄云

蜡屐多时制始成,好山须伴好人行。

风流未敢轻前辈,歌咏还思逐后生。

黄菊不嫌秋色老,苍烟随变晚山青。

高台此日观云物,气祲南游翳日明。

(0)

钟海月相邀和韵

共谁看水过江潭,剩有秋光入雅谈。

又放一瓢来水北,得从诸老过溪南。

醉听弄竹风潇飒,坐对归巢鹤两三。

不是习池多野兴,山公那得屡停骖。

(0)

丙戌九日重过吴兴

苕水西来引秀江,秋风秋晚挟轻航。

残烟断霭横村落,酒舍旗亭接野塘。

山色歌姬残翠黛,稻香田父砍云黄。

吴中好景谁收拾,自笑重来鬓已苍。

(0)

归自罗浮访望翁爱峰亭题壁

不用一字已升天,罗浮回首气如仙。

榴皮小记回公迹,会与卢公结永年。

(0)

再访南岩僧家二首·其二

禅定诸僧终未了,更须长钟作生涯。

若教心了亦自足,肯羡钟鸣鼎食家。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