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莺声无赖,惊残睡、梦空痴。
对向壁馀灯,印炉剩火,欲起还迟。多时。
看疏帘外,东风紧、吹乱月丝丝。
瘦玉愁窥鸾镜,慵妆羞说蛾眉。寻思。泪洒花枝。
空揾损、旧胭脂。有小字红笺,深情绿绮,密约佳期。
谁知。银河水断,望长桥、乌鹊影参差。
不是休文多病,送春谁赋新词。
怪莺声无赖,惊残睡、梦空痴。
对向壁馀灯,印炉剩火,欲起还迟。多时。
看疏帘外,东风紧、吹乱月丝丝。
瘦玉愁窥鸾镜,慵妆羞说蛾眉。寻思。泪洒花枝。
空揾损、旧胭脂。有小字红笺,深情绿绮,密约佳期。
谁知。银河水断,望长桥、乌鹊影参差。
不是休文多病,送春谁赋新词。
这首《木兰花慢·春暮》由清代诗人杨琇所作,描绘了春末时节的凄美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哀愁。
开篇“怪莺声无赖,惊残睡、梦空痴”,以怪异的莺鸣声打破宁静,唤醒沉睡中的诗人,梦境也随之破碎。接着“对向壁馀灯,印炉剩火,欲起还迟”,诗人面对仅余的灯光和炉中残存的火苗,欲起身却迟迟不能行动,流露出一种慵懒与无奈。
“多时。看疏帘外,东风紧、吹乱月丝丝。”描述了东风紧吹,月光被扰乱的情景,暗示时光流逝,春意渐逝。接下来“瘦玉愁窥鸾镜,慵妆羞说蛾眉”运用比喻手法,将诗人比作瘦削的玉人,对着镜子愁容满面,不愿梳妆打扮,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自怜。
“寻思。泪洒花枝。空揾损、旧胭脂。”诗人陷入深思,泪水滴落在花枝上,不仅湿透了花瓣,也模糊了往日的胭脂痕迹,象征着情感的消逝与回忆的褪色。
“有小字红笺,深情绿绮,密约佳期。”这里提到的“小字红笺”、“深情绿绮”以及“密约佳期”,都是古代表达情愫的方式,通过这些细节,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谁知。银河水断,望长桥、乌鹊影参差。”银河水断,长桥上的乌鹊影子参差不齐,这一景象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孤独与失落的隐喻。而“不是休文多病,送春谁赋新词。”则表达了诗人对无法留住春天、无法为这即将逝去的季节留下美好记忆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春暮时节的哀愁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抒情之作。
燕秦不两立,太子已为虞。千金奉短计,匕首荆卿趋。
穷年徇所欲,兵势且见屠。微言激幽愤,怒目辞燕都。
朔风动易水,挥爵前长驱。函首致宿怨,献田开版图。
炯然耀电光,掌握罔正夫。造端何其锐,临事竟趑趄。
长虹吐白日,仓卒反受诛。按剑赫凭怒,风雷助号呼。
慈父断子首,狂走无容躯。夷城芟七族,台观皆焚污。
始期忧患弭,卒动灾祸枢。秦皇本诈力,事与桓公殊。
奈何效曹子,实谓勇且愚。世传故多谬,太史征无且。
欲别心不忍,临行情更亲。
酒倾无限月,客醉几重春。
藉草依流水,攀花赠远人。
送君从此去,回首泣迷津。
偶得鱼鸟趣,复兹水木凉。
远峰带雨色,落日摇川光。
臼中西山药,袖里淮南方。
唯爱隐几时,独游无何乡。
促促急景中,蠢蠢微尘里。
生涯有分限,爱恋无终已。
早夭羡中年,中年羡暮齿。
暮齿又贪生,服食求不死。
朝吞太阳精,夕吸秋石髓。
徼福反成灾,药误者多矣。
以之资嗜欲,又望延甲子。
天人阴骘间,亦恐无此理。
域中有真道,所说不如此。
后身始身存,吾闻诸老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