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松声接涧泉,清音入耳夜无眠。
宜于四绝中称绝,谁向三贤后更贤。
寺就已无陈日月,时清长是宋山川。
明朝杖屦寻刘阮,不待桃花入洞天。
十里松声接涧泉,清音入耳夜无眠。
宜于四绝中称绝,谁向三贤后更贤。
寺就已无陈日月,时清长是宋山川。
明朝杖屦寻刘阮,不待桃花入洞天。
这首诗描绘了天台国清寺的宁静与庄严,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这座古刹的独特感悟。
首句“十里松声接涧泉”,以“十里”形容松林之广袤,松涛与山涧泉水相接,营造出一种深远而清幽的氛围。次句“清音入耳夜无眠”,点明了这种自然之声的纯净与和谐,使得夜晚的寂静不再单调,反而成为一种难以忘怀的美妙体验。
“宜于四绝中称绝,谁向三贤后更贤”两句,将国清寺的名声与古代圣贤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寺中高僧德行的敬仰与推崇,同时也暗示了其在佛教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寺就已无陈日月,时清长是宋山川”则通过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强调了国清寺作为文化传承的永恒价值,即便历经岁月沧桑,其精神与影响依然如同宋代的山川一样,长存不衰。
最后,“明朝杖屦寻刘阮,不待桃花入洞天”一句,借用《桃花源记》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探访国清寺的期待与向往,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亲身体验到那种超脱世俗、心灵净化的神秘之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天台国清寺的自然美景与深厚文化底蕴,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与文化传承的深切思考。
屑玉飞霙,正堪称、冯夷展布。
空几度、痴云凝聚,狂风掀舞。
点点抛扬珠作霰,纤纤断续丝垂雨。
借银河、剪刻六花飘,天应许。水漠漠,斜桥渡。
烟淡淡,长亭路。望寒莎衰草,总成愁绪。
坡老新堤须好在,逋仙孤屿犹堪去。
共寻梅、止欠雪双清,烦青女。
风雪骑驴穷郑五,良史武陵忝厥祖。
文章千古推贺白,馀子碌碌何足数。
西风客路一相逢,笑睨平芜共怀古。
神游千载渺襟期,不学时妆竞媚妩。
翩然一鹗迅秋空,纵横健笔凌鹦鹉。
愧我栖栖一钓翁,胯下宁甘少年侮。
两鬓风霜飒短褐,把酒长歌话愁苦。
君留不住我亦归,枫林叶落津头鼓。
剑光错落耿青灯,夜半闻鸡与君舞。
几回欲寄别后书,雁飞不过衡阳浦。
树阴黯黯江东云,柳色依依渭城雨。
人生相会不可期,去住真如萍散聚。
我在金华北山北,茅屋三间云一坞。
君在濲江西港西,种秫有田瓜有圃。
我不能往君不来,凄凄风雨谁为主。
何当共作子长游,南浮沅湘北齐鲁。
不然赤壁吊东坡,高攀栖鹘登虬虎。
放浪形骸期汗漫,霁月一襟春万宇。
逍遥容与澹忘归,弭节江皋采芳杜。
狂吟曾点舞雩风,一笑渠侬行凉踽。
《次韵赵九翁》【宋·于石】风雪骑驴穷郑五,良史武陵忝厥祖。文章千古推贺白,馀子碌碌何足数。西风客路一相逢,笑睨平芜共怀古。神游千载渺襟期,不学时妆竞媚妩。翩然一鹗迅秋空,纵横健笔凌鹦鹉。愧我栖栖一钓翁,胯下宁甘少年侮。两鬓风霜飒短褐,把酒长歌话愁苦。君留不住我亦归,枫林叶落津头鼓。剑光错落耿青灯,夜半闻鸡与君舞。几回欲寄别后书,雁飞不过衡阳浦。树阴黯黯江东云,柳色依依渭城雨。人生相会不可期,去住真如萍散聚。我在金华北山北,茅屋三间云一坞。君在濲江西港西,种秫有田瓜有圃。我不能往君不来,凄凄风雨谁为主。何当共作子长游,南浮沅湘北齐鲁。不然赤壁吊东坡,高攀栖鹘登虬虎。放浪形骸期汗漫,霁月一襟春万宇。逍遥容与澹忘归,弭节江皋采芳杜。狂吟曾点舞雩风,一笑渠侬行凉踽。
https://shici.929r.com/shici/7xzq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