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书奏触天威,万里徒行出帝畿。
始得明时来谠论,岂知薄命堕危机。
身同季弟辞兄去,女抱婴儿伴母归。
风雨潇潇秋又老,雁应不到岭南飞。
一封书奏触天威,万里徒行出帝畿。
始得明时来谠论,岂知薄命堕危机。
身同季弟辞兄去,女抱婴儿伴母归。
风雨潇潇秋又老,雁应不到岭南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丁黼的《送胡季昭谪象州》,通过对诗中意象和情感的分析,我们可以窥见诗人的深切情怀与当时社会背景。
"一封书奏触天威,万里徒行出帝畿。" 开篇两句,诗人描绘了一位士子因一纸书函而触犯皇权,被迫远离京城,踏上漫长的旅途。这不仅展示了君主专制时代言论的危险性,也映射出了古代官员在政治风波中的无奈与悲壮。
"始得明时来谠论,岂知薄命堕危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遭遇的同情和担忧,同时也反映出当时士大夫阶层对于言论自由的渴望与现实中的种种不易。
"身同季弟辞兄去,女抱婴儿伴母归。" 这里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胡季昭一家在离别之际的悲凉景象。诗人将个人遭遇与家庭分离的情感紧密相连,以此表达对朋友命运的关切。
"风雨潇潇秋又老,雁应不到岭南飞。" 最后两句则以壮丽的自然景象作为背景,强化了诗中离别之情和旅途之苦。秋天的风雨与远行者的孤独相互交织,更显出胡季昭所承受的心灵创伤。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丁黼的深厚感情和高超的艺术造诣,还折射出了宋代士人在政治压力下的困顿与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