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橘租菱小市哗,堰头桥尾约千家。
人家已尽无人处,时见芙蓉一岸花。
算橘租菱小市哗,堰头桥尾约千家。
人家已尽无人处,时见芙蓉一岸花。
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市井生活图景。“算橘租菱小市哗”一句,透露出市集上人们讨价还价、争吵不休的情状,同时也反映了市民们对日常用品如橘子和菱角等需求的迫切。"堰头桥尾约千家"则勾勒出一个繁华而热闹的市镇景象,堰头与桥尾是聚集人家的所在,暗示了这里人口众多。
然而,紧接着“人家已尽无人处”一句,却突然转换为一种孤寂感,似乎是在描绘一个意想不到的场面,或许是由于某种原因,这些原本热闹的地方变得空无一人。最后,“时见芙蓉一岸花”则以优美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情感,芙蓉(荷花)在这里成为了孤独与静谧的一抹色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市井生活的描写,既表现了诗人的观察之锐利,也展现了他对于社会动态变化的敏感。同时,诗中的景物转换也反映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从热闹到寂静,再到自然美景的欣赏,这一切都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情感空间。
言归越东足,逝将反上都。
后洫填中路,改辙修兹道。
旦发石亭境,夕宿桑首墟。
劲焱不兴润,零雨莫能濡。
亢阳弥十旬,涓滴未暂舒。
泉流成平陆,结驷可回车。
肇允相忘鳞,翻为涸池鱼。
咫步不能移,白日奄桑榆。
昔骑官马来管城,关夫走报将军迎。
牛车今夜民家宿,落莫何曾问姓名。
姓名碌碌何足问,要知蛮貊行忠信。
橐底宁须陆贾金,腰间不必苏秦印。
我惭二子人所荣,谁于宠辱能不惊。
万里得归贫亦足,只消妻子事蚕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