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食己德,小人食己力。
万卷空自读,一钱终不直。
使此腹无书,讵可登仕籍。
艰难一饭故,展转百忧集。
前臑不复梦,归灌畦数席。
芋首已足掘,豆荚亦可摘。
所烹无不美,自我锄上出。
寄谢朵颐人,抱饥幸无戚。
君子食己德,小人食己力。
万卷空自读,一钱终不直。
使此腹无书,讵可登仕籍。
艰难一饭故,展转百忧集。
前臑不复梦,归灌畦数席。
芋首已足掘,豆荚亦可摘。
所烹无不美,自我锄上出。
寄谢朵颐人,抱饥幸无戚。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困顿中的自食其力、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以及对知识和修养的珍视。诗中“君子食己德,小人食己力”表明了诗人对于品德与实力的高尚追求。接着,“万卷空自读,一钱终不直”则表现出诗人对书籍知识的重视,即便是贫穷,也不愿意出卖自己的知识和灵魂。
“使此腹无书,讵可登仕籍”强调了学问对于个人晋身仕途的重要性。紧接着,“艰难一饭故,展转百忧集”则描绘了诗人在物质困境中的不易和种种忧虑。
“前臑不复梦,归灌畦数席”可能是在表达对往昔生活的回忆,以及现实中简单居所的描述。接下来的“芋首已足掘,豆荚亦可摘”则是诗人在物质匮乏中寻找生计的写照。
“所烹无不美,自我锄上出”表明了即便是在困苦中,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做到生活上的自给自足,并且保持一定的品味。最后,“寄谢朵颐人,抱饥幸无戚”则是诗人对帮助自己的人表示感激,同时也表现出了在饥饿中保持心态平和的境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君子与小人的不同选择,强调了个人品德修养与知识的重要性。在物质困顿之中,诗人依然坚守自己的精神追求,并通过自食其力来维持生活,最终保持了一种超脱和宁静的心态。
本自江海人,且无寥廓志。
大明耀天宇,霭霭风雨被。
迢递别荆吴,飘飖涉沂泗。
广川俟舟楫,峻坂伤骐骥。
蹭蹬失归道,崎岖从下位。
西出太华阴,北走少梁地。
葱茏墟落色,泱漭关河气。
耻从侠烈游,甘为刀笔吏。
宝剑茱萸匣,岂忘知音贵。
大道且泛然,沈浮未云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