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将心事养虚灵,路入村头步自轻。
一段孤芳先我有,千枝疏瘦对人清。
天低碧汉堆银砌,地捲寒潮镇玉屏。
似卧大荒明月下,梦回铁笛悄无声。
已将心事养虚灵,路入村头步自轻。
一段孤芳先我有,千枝疏瘦对人清。
天低碧汉堆银砌,地捲寒潮镇玉屏。
似卧大荒明月下,梦回铁笛悄无声。
此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梅花盛开的静谧景象。首句“已将心事养虚灵”,诗人以梅花自比,暗示自己内心纯净,不染尘埃。接着“路入村头步自轻”一句,描绘了诗人步入村庄时的轻松自在,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一段孤芳先我有,千枝疏瘦对人清。”这两句进一步刻画了梅花的独特魅力,它在冬日里独自绽放,清雅脱俗,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天低碧汉堆银砌,地捲寒潮镇玉屏。”这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天空如同铺满银色的阶梯,大地则被寒冷的潮水镇压,形成一幅壮丽的冬日画卷,衬托出梅花的高洁与坚韧。
最后,“似卧大荒明月下,梦回铁笛悄无声。”诗人以梅花自喻,仿佛在广阔的荒野中静静地躺卧于明亮的月光下,即使在梦境中醒来,也听不到任何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梅花在严冬中的独特风姿,以及诗人对其高尚品格的深刻感悟,充满了哲理意味和艺术美感。
莫涎他人田,莫觊他人屋。
涎田为种获,觊屋图栖宿。
人生如寄耳,修短安可卜;
一物将不去,底事空劳碌?
况夺人所宝,内外咸怨讟。
或云田屋在,堪作儿孙福;
岂知机心萌,已中鬼神镞。
纵使营置多,终当破败速。
但看已前人,后车勿再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