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议知非策,瀛东弃可伤!
坠天忧不细,筹海患难防!
兵燹殃千里,亲朋散四方。
故乡归未得,泪眼阅沧桑。
和议知非策,瀛东弃可伤!
坠天忧不细,筹海患难防!
兵燹殃千里,亲朋散四方。
故乡归未得,泪眼阅沧桑。
这首清代诗人王松的《感兴》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深忧虑。首句"和议知非策"揭示了诗人对于和平协议可能并非长远之计的担忧,暗示着对妥协的怀疑。"瀛东弃可伤"进一步强调了对东部边疆被放弃的痛心,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
"坠天忧不细,筹海患难防"两句,诗人忧虑战争的威胁不仅来自天空(可能指敌人的军事行动),也包括海上的潜在危机,显示出他对国家安全战略的深思熟虑。
"兵燹殃千里"描绘了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千里之地生灵涂炭,人民生活困苦。"亲朋散四方"则表达了战乱导致的家庭和社会离散,亲情友情难以维系。
最后两句"故乡归未得,泪眼阅沧桑",诗人以个人的流离失所,无法回归故乡,含泪目睹世事变迁,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反映了清朝末年动荡时期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生活的感慨。
秀出东平礼乐关,将车来览小南山。
西风承命双亲下,上国媒身九译閒。
腾踏青云金驿去,笑迎绿发锦衣还。
气方锐处须珍重,莫把赠言为等閒。
昔人得珠没涛渊,悟后悚惕悔厥先。
世间万事无真是,辩口莫究然不然。
此心疑然古井水,与俗方圆宁得已。
纹楸亦有进道机,介视胜负齐生死。
臧子多智守己愚,能事不盖已日孚。
南风覆舟后诈狙,义战得隽逾老夫。
闲中败意防俗物,喜君相过不待屈。
此乐政令儿辈知,阅日无庸讥愒日。
行李小槃薄,海西裨海东。
交情半新故,生世有遇逢。
从我二三子,草木臭味同。
业工画眉妩,饰此冰雪容。
高轩一再过,向我作春融。
陈侯犀一角,锦肠星斗胸。
章侯金百鍊,学派传正宗。
杨侯较诸杨,朝墨收俊功。
王郎天地间,合侍明光宫。
我老一无可,短翼群蜚中。
樽酒剪银烛,诗锦佩奚童。
宽破十日留,文律得细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