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悲揽涕别心知,桃花李花任风吹。
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
衔悲揽涕别心知,桃花李花任风吹。
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
这首诗名为《春别诗四首(其四)》,由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萧子显所作。诗中以“衔悲揽涕别心知”开篇,表达了离别时内心的悲痛与不舍。接着,“桃花李花任风吹”一句,以自然界中的桃花和李花随风飘散的形象,象征着离别后人事如花落,难以挽回的哀伤。
“本知人心不似树”,诗人进一步阐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复杂性,指出人心不像树木那样固定不变,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充满了变数与不确定性。“何意人别似花离”,最后两句将人与人的离别比作花朵的凋零,形象地描绘出离别之痛如同花朵离枝,令人感伤不已。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比喻,深刻地表达了离别时的痛苦与无奈,以及对人与人之间情感变化的感慨。萧子显以细腻的情感笔触,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离别主题的独特理解和艺术表达。
五岳俱名镇,无如泰华雄。
昆崙分一脉,迤逦障关东。
峰势连西极,河流径北戎。
蜿蜒蟠厚地,兀突倚层穹。
日月从升降,乾坤并始终。
四时殊景象,一气混鸿濛。
秀结阴阳会,奇成造化功。
虚明凌雁宕,缥缈出崆峒。
青壁疑无路,瑶华别有宫。
云梯联断堑,铁锁下虚空。
玉井人谁到,云台兴未穷。
涧幽泉荡潏,径合草蒙茸。
野客怜衰白,尘踪厌软红。
顾瞻徒耿耿,伫结更匆匆。
名字曾先兆,精诚或暗通。
高崖愁削迹,孤翥欲凌风。
独往知何日,神游在梦中。
昌黎曾失路,京兆为开蒙。
意适聊须遣,诗成不待工。
登高仍有赋,深愧白岩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