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景几今古,遗恨此江山。
百年形胜,但见幽草杂枯菅。
多少名流登览,赖有神扶坏栋,诗墨尚斑斑。
风月要磨洗,顾我已衰颜。擎天手,携玉斧,到江干。
一新奇观,领客觞咏有馀闲。
烟草半川开霁,城郭两州相望,都在画屏间。
便拟骑黄鹄,直上扣云关。
抚景几今古,遗恨此江山。
百年形胜,但见幽草杂枯菅。
多少名流登览,赖有神扶坏栋,诗墨尚斑斑。
风月要磨洗,顾我已衰颜。擎天手,携玉斧,到江干。
一新奇观,领客觞咏有馀闲。
烟草半川开霁,城郭两州相望,都在画屏间。
便拟骑黄鹄,直上扣云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廷忠的《水调歌头·武昌南楼落成》,次王漕韵。诗中通过对古今景物的抚摸和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
"抚景几今古,遗恨此江山" 一句,以“抚”字领起全篇,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触摸,以及对现实中“江山”所承载的历史遗恨的感慨。这里的“几”字用得妙,既有古今之意,又有探寻之情。
"百年形胜,但见幽草杂枯菅" 这两句通过描绘百年之间物是人非的景象,表现了对历史变迁、世事无常的感慨。"但见"二字表明诗人所见到的只是曾经繁华盛景下的荒凉与衰败。
"多少名流登览,赖有神扶坏栋,诗墨尚斑斑" 这两句写出了历史上许多文人雅士登临此地,留下了赞美之词,但现在只剩下破败的楼阁和残存的文字。这里的“赖有”表达了一种对过往文化遗产的依恋。
"风月要磨洗,顾我已衰颜" 这两句则转向个人感慨,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更迭,反观自己年华已逝,面容亦已发生变化。这里的“风月”二字,象征着岁月的流转。
接下来的"擎天手,携玉斧,到江干。一新奇观,领客觞咏有馀闲"几句,则是诗人在描述新建成的南楼之美丽,意在展示其宏伟与壮观,同时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
最后两句"烟草半川开霁,城郭两州相望,都在画屏间。便拟骑黄鹄,直上扣云关"则描绘了南楼所处的江山美景,以及诗人想要乘坐神鸟,一跃而登入云天之中的豪迈情怀。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而且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人文古迹的精妙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飞扬的美学境界。
旅行铁山巅,崖壁势如截。
虎豹号我傍,莽径人迹灭。
浮云暝重阴,寒风飏馀雪。
杖策涉冰渠,肌肤冻流血。
程迈力莫前,日入苦饥渴。
去去怀幼雏,家乡久违别。
空帷忘内慈,念之五情热。
薄运何孔艰,衔悽孰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