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模狞怪骇儿童,技与黔驴大略同。
葱岭驮经曾有力,岐阳载鼓竟无功。
效牵尚记随班后,健倒安知卧棘中。
莫信人言君背贵,肉鞍强似锦鞯蒙。
形模狞怪骇儿童,技与黔驴大略同。
葱岭驮经曾有力,岐阳载鼓竟无功。
效牵尚记随班后,健倒安知卧棘中。
莫信人言君背贵,肉鞍强似锦鞯蒙。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赋得牛驼各一首(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以深刻的笔触描绘了一头老牛的形象和境遇。
"形模狞怪骇儿童,技与黔驴大略同。"
这两句用了生动的比喻,将老牛的外貌比作孩子们害怕的鬼怪,同时又将其技术、能力与古代神话中的神兽相提并论,显示出作者赋予这头牛非凡的力量和特质。
"葱岭驮经曾有力,岐阳载鼓竟无功。"
这里描述了老牛过去曾在葱岭这样的险峻地带拉车时展现出的力量,但到了岐阳却因为年迈而无法再发挥作用,这两句勾勒出一头老牛由盛转衰的悲壮画面。
"效牵尚记随班后,健倒安知卧棘中。"
这两句表达了老牛对于过去跟随车队、拉车的记忆犹新,但现实是身体已经虚弱,不得不躺在荆棘丛生之地休息。这不仅描绘出了老牛的心境,也反映出自然与生命的残酷。
"莫信人言君背贵,肉鞍强似锦鞯蒙。"
最后两句诗告诫人们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即便是老牛背上看起来华丽的装饰,其实质也不过是坚韧但不起眼的皮革。这既是对老牛的同情,也隐含了生活中的种种真理。
整首诗通过对一头老牛生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生命力与衰败、自然美与人世间的冷酷。诗中充满了深刻的情感和哲思,是一篇富有层次和情境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