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阴那山寺》
《游阴那山寺》全文
明 / 黄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寻幽山寺爱芳菲,日日凭栏望翠微。

绿树中边黄鸟叫,红楼高下白花飞。

前峰晴接后峰雨,近涧声随远涧归。

幸有名山供笑傲,未须遽忆故园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阴那山寺时所见的自然美景与内心感受。首联“寻幽山寺爱芳菲,日日凭栏望翠微”,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对山寺的热爱与向往,每日倚栏远眺,欣赏着山间生机勃勃的花草与远处青翠的山峦,流露出一种宁静而悠然的心境。

颔联“绿树中边黄鸟叫,红楼高下白花飞”进一步展现了山寺周边的生动景象。绿树掩映之中,黄鸟鸣叫,色彩对比鲜明;红楼高低错落,白花飘飞,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这两句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展现出诗人敏锐的感知力和对美的追求。

颈联“前峰晴接后峰雨,近涧声随远涧归”则将视线转向更广阔的自然景观。前峰晴朗,后峰却在下雨,展示了天气的多变与自然界的奇妙;近处溪涧的流水声随着远处涧水的回响,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这一联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也蕴含了对时间与生命哲理的思考。

尾联“幸有名山供笑傲,未须遽忆故园扉”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满足与留恋,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在名山大川的怀抱中,诗人找到了心灵的慰藉,暂时忘却了对故园的思念,但这种情感并未完全消散,只是暂时被眼前的快乐所掩盖。这一联巧妙地结合了自然美景与个人情感,使得整首诗既有外在的景致描绘,也有内在的情感抒发,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游历山寺时所见的自然美景,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作者介绍

黄锦
朝代:明

黄锦(一五七二—一六五四),字孚元,号絅存、絅庵。饶平人。明熹宗天启二年(一六二二)进士,由庶常授检讨,与修《神宗实录》,主制诰。时魏忠贤当道,乃乞外任。思宗即位,始以少詹充日讲官。尝任会试考官,所拔皆知名士。升吏、礼二部侍郎,累官礼部尚书。以老乞归,享年八十三。著有《笔耕堂诗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有传。
猜你喜欢

过长沙怀贾傅·其一

汉文方有道,痛哭岂狂迷。

世事宜先虑,无令后噬脐。

(0)

游晋祠和壁上韵

佳景传闻未易寻,远来登览惬初心。

群山钟秀此为异,一水有灵安在深。

唐叔祠宫新胜旧,晋阳疆土古犹今。

碑题满眼耽看久,老树庭前转午阴。

(0)

晋府世殿下宝贤堂

华堂奕奕壮宗藩,义路仁居礼是门。

珍席独知儒可贵,长民偏爱德为尊。

英雄俊杰真奇遇,金玉珠犀不足论。

乐道贤王忘势分,一生清誉满乾坤。

(0)

纂修出饯遇雨因柬翠渠

话别从容溪水湄,东风料峭雨垂丝。

杯倾竹叶微成醉,手折梅花便有诗。

道路倭迟山不断,阳春流动物先知。

同行喜得聆清论,天与斯文一段奇。

(0)

和陈粹之宪副见寄·其二

别来惆怅欲沾衣,望入遥天碧四垂。

醉梦支离莺唤后,远书珍重雁回时。

耽吟杜老真成癖,断饮吴公未是痴。

想到浙西寻旧隐,湖山无处不清奇。

(0)

自述用萧文明韵

才艺空疏德最凉,全生恩重荷吾皇。

贵阳谪地殊儋耳,庾岭飞云近太行。

不为鼎珍题杂兴,懒将江水比愁肠。

养慵颇觉山中静,翻笑从前吏事忙。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