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雨不已甚忧蚕麦二首·其一》
《春雨不已甚忧蚕麦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提篮采叶雨淋淋,蚕妇无言恨自深。

绮陌惜花小儿女,愁眉相似不同心。

(0)
注释
提篮:手提的竹篮。
采叶:采摘树叶。
雨淋淋:雨水不断。
蚕妇:养蚕的妇女。
无言:沉默不语。
恨自深:内心充满哀怨。
绮陌:繁华的街道。
惜花:怜惜花朵。
小儿女:幼小的孩子们。
愁眉:皱着眉头。
相似:外表看起来一样。
不同心:内心想法不一致。
翻译
提着篮子在雨中采叶子,蚕妇默默无语,心中的苦涩深深藏。
街头巷尾的孩子们惋惜花朵凋零,他们皱着眉头,表情相似,但心思并不相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雨中的田园景象,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鲜活的生活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农业生产中农作物遭受春雨冲击的担忧,以及对劳作妇女辛勤付出的同情。

首句“提篮采叶雨淋淋”,诗人以一个生动的动作场景开篇,提篮采叶的农妇在连绵不断的小雨中忙碌着,这不仅描画了春日雨中的田野风光,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虑。小雨虽然给大地带来了滋润,但过多的雨水亦会对正在生长的蚕豆等作物造成损害。

“蚕妇无言恨自深”,这里的“蚕妇”指的是养蚕的农妇,她们默默承受着春雨可能给蚕桑带来的灾难。诗人通过“无言”的描写,传达了农妇内心深沉的忧虑和哀怨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绮陌惜花小儿女,愁眉相似不同心”,则是从孩子们对春天美丽景色的珍视转换到了成年人的烦恼。小儿女在装饰着花朵的小路上玩耍,虽然他们还不懂得忧虑,但成人的脸上却写满了愁绪。尽管他们的眉头紧锁相似,但每个人的心中所承受的忧虑和困扰各不相同。

这首诗通过对春雨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示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以及对自然天气变化的无奈。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劳动人民尤其是妇女的深切同情和关怀。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寄题史伯鱼读书堂

臧室翻经何太漫,邺侯万轴新堪玩。

长大谁如伯业勤,昼眠多似边韶慢。

斯堂扁榜号读书,读之百过乐有馀。

焚膏继晷自克己,彬彬学子颜之徒。

念我壮年游天禄,万卷尽观如不足。

羽陵蠹简拂蟫鱼,太一青藜曾照烛。

辛勤白发但尝胆,燕坐茅斋犹泛览。

年来老眼渐昏眵,每展青编憎墨淡。

(0)

还丹复命篇.七言三十首·其二十三

归根复命复元真,气入四肢精养神。

神气若还俱不散,混同尘世一闲人。

(0)

晚行

脉脉多愁思,栖栖复晚行。

路回村更远,林邃客频惊。

宿鸟非无处,归云自有情。

乡关怅何许,天际暮山横。

(0)

赠吴世承

吴郎气高明,温然见标格。

文章当世家,风流走上国。

清谈落玉麈,醉袖馀诗墨。

一种富贵韵,绿发映坐客。

便觉儒生寒,枯衰酸冻色。

解来古招提,炉香伴禅寂。

宗之果潇洒,壁门应夜直。

岁晏或来归,共理登山屐。

(0)

东坡先生挽词·其十

峨冠正笏立谈丛,凛凛群惊国士风。

却戴葛巾从杖屦,直将和气接儿童。

(0)

送致政邢定国通判

七十平头便拂衣,舞雩风月有光辉。

寻常薄饭犹能足,多少高官未肯归。

鸥鸟等閒还自乐,杜鹃容易重相违。

想知辽鹤归来早,城郭人民未尽非。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