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题史伯鱼读书堂》
《寄题史伯鱼读书堂》全文
宋 / 李正民   形式: 古风

臧室翻经何太漫,邺侯万轴新堪玩。

长大谁如伯业勤,昼眠多似边韶慢。

斯堂扁榜号读书,读之百过乐有馀。

焚膏继晷自克己,彬彬学子颜之徒。

念我壮年游天禄,万卷尽观如不足。

羽陵蠹简拂蟫鱼,太一青藜曾照烛。

辛勤白发但尝胆,燕坐茅斋犹泛览。

年来老眼渐昏眵,每展青编憎墨淡。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勤奋好学的读书人,以史伯鱼的读书堂为背景,展现了其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如“臧室翻经”、“邺侯万轴”、“边韶昼眠”等,生动地刻画了读书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首句“臧室翻经何太漫”,以“臧室”比喻藏书丰富的地方,表达了对书籍浩瀚的感慨。“邺侯万轴新堪玩”,则通过对比,突出了邺侯藏书之多,令人赏心悦目。接着,“长大谁如伯业勤”,赞美了伯业的勤奋,将读书之人与伯业相提并论,强调了努力的重要性。

“昼眠多似边韶慢”,以边韶昼眠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读书人专注学习的情景,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其勤奋刻苦。接下来,“斯堂扁榜号读书”,点明了读书堂的名称,进一步强调了读书环境的重要性。

“读之百过乐有馀”,表达了读书的乐趣,即使反复阅读也感到满足。而“焚膏继晷自克己”,则赞扬了读书人夜以继日、严格自律的精神。最后,“辛勤白发但尝胆,燕坐茅斋犹泛览”,描述了读书人即使年老体衰,仍坚持阅读,体现了其对知识的热爱与执着。

整首诗通过对读书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读书人精神世界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中国古代读书人对知识的渴望、对学问的追求,以及在艰苦环境中坚持不懈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李正民
朝代:宋

宋扬州人,字方叔。李定孙。徽宗政和二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出为两浙、江西、湖南抚谕使,具奏官吏能否,民事冤抑,听陈诉,为申理。以奉使称职,除给事中、吏部侍郎。历江西路提刑,以徽猷阁待制知吉州,奉祠归。有《己酉航海记》、《大隐集》。
猜你喜欢

戏咏蜡梅二首

金蓓锁春寒,恼人香未展。
虽无桃李颜,风味极不浅。

(0)

信中远来相访且致今岁新茗又枉任道寄佳篇复

安坐一柱观,立遣十年劳。
玄圭于我厚,千里来江臯。
松风转蟹眼,乳花明兔毛。
何如浮大白,一举醉陶陶。

(0)

雪後登南禅茅亭简张仲谋二首

风入村墟摇酒旆,云埋行径罢樵苏。
狐裘年少宜追猎,正有饥鹰待一呼。

(0)

以虎臂杖送李任道二首

走送书堂倚绛纱,瘦藤七尺走惊蛇。
晴沙每要交头拄,寻偏渔翁野老家。

(0)

有惠江南帐中香者戏答六言二首

螺甲割昆仑耳,香材屑鹧鸪斑。
欲雨鸣鸠日永,下帷睡鸭春闲。

(0)

再赠陈季张拒霜花二首之一

鼓盆庄叟赋情浓,天遣霜华慰此公。
想见尚能迷蝶梦,移栽闻说自蚕丛。
酒倾玉醆垂莲尽,鱠簇金盘下箸空。
秉烛栏边连夜饮,全藤折与卖花翁。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