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淮不断水悠悠,楼下行人淮上楼。
谁谓满前风景好,古今供作别离愁。
长淮不断水悠悠,楼下行人淮上楼。
谁谓满前风景好,古今供作别离愁。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长淮之水流淌不息,悠悠不断,如同时光的流逝。楼下行人来往自如,而在淮河上,有楼台林立,似乎与世隔绝。这两句通过对比,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易逝、人事无常的感慨。
"谁谓满前风景好"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传统美学观念的反思。通常人们总认为眼前的风光最为美好,但诗人却提出质疑,似乎在说,这些看似完美的景色,也许只是表象,它们并不能带来持久的满足和快乐。
最后一句"古今供作别离愁"则点明了诗歌所蕴含的情感深处。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历史相连,认为自古以来,无论是哪个时代,美好的风景总是给人带来离别的忧伤。这不仅是对个人感情的抒发,也反映了一种普遍的人生体验,即面对美好时常伴随着分离的悲哀。
整首诗语言简洁,但意蕴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事变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情感的深刻理解。
霜月兼寒雨,高斋伴寂寥。
已能阴漠漠,更自韵萧萧。
宫迥天低阙,津长雾失桥。
芦灰迷桂晕,梁屋掩霞朝。
烟重兰摧叶,风凄柳劲条。
远沉缑鹤唳,轻送洛鸿飘。
瓮圃应馀汲,芝岩定长苗。
有人思旧隐,归驾不须招。
东来春色变层阴,甘霈前符望岁心。
云叶乍惊重础润,土膏先过一犁深。
皇慈已浃流根泽,芳节殊非贯序霖。
忽枉新篇真寡和,鼻声衰浊费长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