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斲冠峥嵘,云窗幽且明。
琴书无不备,几研有馀清。
春夏秋冬景,飞潜动植情。
于斯设絜矩,吾独取匡衡。
朴斲冠峥嵘,云窗幽且明。
琴书无不备,几研有馀清。
春夏秋冬景,飞潜动植情。
于斯设絜矩,吾独取匡衡。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素尚斋”的书房,充满了文人雅士的高洁与宁静。首句“朴斲冠峥嵘”以朴素的木制顶冠象征着斋内的简朴与高雅,暗示了主人追求的精神境界。接着,“云窗幽且明”描绘了窗户如同云雾般朦胧而明亮,既隐秘又透亮,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清晰的氛围。
“琴书无不备,几研有馀清”两句进一步展示了斋内丰富的文化气息和主人的品味。琴棋书画应有尽有,几案上更是散发出清新的文气,暗示主人不仅热爱艺术,更注重内心的修养与清净。
“春夏秋冬景,飞潜动植情”则通过四季变换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命多样性的赞美和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无论是飞翔的鸟兽还是潜游的鱼虫,都在这斋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体现了和谐共生的理念。
最后,“于斯设絜矩,吾独取匡衡”两句,借用了古代的量尺和学者匡衡的典故,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可以进行公正的衡量和学习,强调了知识与道德的重要性。整首诗通过对斋内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主人对高雅生活情趣的追求以及对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
幽人何所为,兀然坐诗穷。
万事不复理,吟哦四壁空。
少皞从西来,天宇凄其风。
群芳渐摇落,桂子开墙东。
寒蟾驾璧月,老翠高菶菶。
景物尔独胜,色香谁与同。
岂藉红裳女,徒费丹砂工。
不受黄金恩,桃李谁争雄。
风漪卷轻碧,断霞曳微红。
清风袭衣袖,薄采喧儿童。
王孙亦好事,乘兴赏珍丛。
笑掬黄金蕊,糁缀光玲珑。
山村酒可篘,恍如入新丰。
胡不抱琴去,一饮醉其中。
露湿月华冷,风约零雨濛。
静言参鼻观,身在广寒宫。
京辇相逢,忆茂陵临御,俱诣天官。
绛纱玉斧咫尺,先引头班。
桃花满观,与贞元、朝士同看。
归骑晚,春城笳吹,冶游侵晓方还。
回首龙髯何在,漫共谈前事,泪洒桥山。
谁怜白头柱史,独出函关。
君如春柳,到而今、也带苍颜。
凭寄语,江州司马,琵琶且止休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