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辇相逢,忆茂陵临御,俱诣天官。
绛纱玉斧咫尺,先引头班。
桃花满观,与贞元、朝士同看。
归骑晚,春城笳吹,冶游侵晓方还。
回首龙髯何在,漫共谈前事,泪洒桥山。
谁怜白头柱史,独出函关。
君如春柳,到而今、也带苍颜。
凭寄语,江州司马,琵琶且止休弹。
京辇相逢,忆茂陵临御,俱诣天官。
绛纱玉斧咫尺,先引头班。
桃花满观,与贞元、朝士同看。
归骑晚,春城笳吹,冶游侵晓方还。
回首龙髯何在,漫共谈前事,泪洒桥山。
谁怜白头柱史,独出函关。
君如春柳,到而今、也带苍颜。
凭寄语,江州司马,琵琶且止休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汉宫春》之五,呈献给时任职事的张别驾。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怀旧情绪和对过去荣华生活的一种留恋。
“京辇相逢,忆茂陵临御,俱诣天官。”这里诗人提到在京都遇见旧友,共同回忆起当年随帝王游历茂陵的盛况,那时他们一起拜谒天宫。这样的开篇已经设定了一种怀古的基调。
“绛纱玉斧咫尺,先引头班。”这里则描写了古代朝会的情景,其中“绛纱”可能指的是朝服上的装饰,“玉斧咫尺”形容仪仗队伍的整齐和庄重。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礼制严明、秩序井然的怀念。
接下来的“桃花满观,與贞元、朝士同看。”则是诗人与朋友们共同赏析古代美景,比如唐代贞元年间的繁华,这里不仅描绘了当时的盛世美景,也映射出诗人的时代之感。
“归骑晚,春城笳吹,冶游侵晓方还。”这里写的是日暮时分,骑马返回,听到城中吹奏的笳声,以及春游的人们在清晨回返的情景。这几句传达了一种淡淡的离愁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回首龙髯何在,漫共谈前事,泪洒桥山。”诗人在这里追问那些昔日英雄的容颜何在,又与朋友们闲聊往事,不禁落泪。这几句流露出深深的怀旧情绪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无尽思念。
“谁怜白头柱史,独出函关。”这里诗人自嘲自己如今已是白发老翁,却还在为国家的历史记录奔波,而这份工作又是如此孤独。这样的自况不仅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反映了一种时代的悲凉。
最后,“君如春柳,到而今、也带苍颜。”以及“凭寄语,江州司马,琵琶且止休弹。”则是诗人用春柳比喻友人,如同春天里的柳树,依旧青翠,但到了现在,也不免带上了岁月的痕迹。末尾几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希望他能在江州司马的职位上好好休息,不要急于再次奏起琵琶。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繁华生活的追忆和现实状况的对比,展现了一种复杂的情感交织:既有对过去美好的怀念,也有对现在孤独无奈的自嘲,更有对友人的深切关怀。这样的情感表达,恰好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柔情与哀愁。
岸巾长啸吾与君,让君笔力飞春云。
蒹葭枯折吴江濆,芝兰却许浓香薰。
今夕何夕歌声闻,江山重到吾已老。
惭愧诗成瘦如岛,座中少年美词藻。
琪树交花照晴昊,怀抱一时尽倾倒。
玉瓶行酒杯如飞,争雄得隽酒满衣。
持觥御史令莫违,斫鱼烹雁颐指挥。
荆州吾土还相依,江上云荒月欲烂。
客囊空贮閒愁满,不谓相逢重辗转。
交情岂必论深浅,黄鹄一飞天地远。
钰也不识滦京路,送君几向滦京去。
滦京才俊纷往来,好景惟君独能赋。
太平自是多佳句,况逢虞揭论心素。
金鱼换酒谪仙狂,彩舟弹瑟湘灵助。
岂知归去烟尘惊,山中闭门华发生。
云气蓬莱心未已,梦中犹在东华行。
贞元朝士几人在,少年诗思千载名。
西云亭上何日到,为君舞剑歌滦京。
牡丹台前春色满,杏花初开柳芽短。
雾气扑帘翡翠寒,池光荡日凫鹥煖。
好花时节俱在家,银钱买酒不用赊。
长生共祝千岁寿,远信相期八月槎。
烹鸡斫鱼宴亲旧,弟也甚恭兄甚友。
功名好在太平时,骨月独完离乱后。
蹇余抱病向天涯,每从佳节长咨嗟。
苏秦六印终何益,半亩还须学种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