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王秀才以光始自陜右游山归复将登少室为诗见寄》
《和王秀才以光始自陜右游山归复将登少室为诗见寄》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瘦马飘飖屡往还,疲劳专为访名山。

须知筋力行将老,渐恐峰峦不可攀。

蜡屐早能寻胜概,弹冠悔更落尘寰。

幸依贤者为东道,大得逍遥水石间。

(0)
注释
瘦马:形容马匹瘦弱。
飘飖:形容马匹摇摆不定,行动不稳。
名山:指有名气的、风景优美的山。
筋力:体力和精力。
蜡屐:古代一种木制的鞋,表面涂蜡,便于行走。
胜概:美好的景色或景象。
弹冠:古时官员上任前整理帽子,此处象征官场生涯。
尘寰:尘世,人间。
东道:古时宴请宾客的主人。
逍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水石间:指山水之间,自然环境。
翻译
瘦弱的马匹频繁地来来回回,只为探寻那些著名的山川。
要知道,体力和精力正逐渐衰退,越来越担心无法攀登那些峻岭了。
早年就穿着蜡屐寻找美景,如今后悔落入尘世的纷扰。
幸运的是,能依靠贤德之人做主人,得以在山水之间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探访名山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身体的疲惫和衰老。开篇“瘦马飘飖屡往还,疲劳专为访名山”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骑着瘦弱的马反复来回探寻高峰的景象,以及这种行为背后的执着与热情。紧接着,“须知筋力行将老,渐恐峰峦不可攀”表达了对身体衰老和可能无法再次攀登山峰的担忧。

中间部分“蜡屐早能寻胜概,弹冠悔更落尘寰”则透露出诗人曾经能够在年轻时期不顾一切追求成功与荣耀,但如今却满是遗憾,意识到之前的所作所为不过是虚幻的尘世纷扰。

结尾“幸依贤者为东道,大得逍遥水石间”显示了诗人在遇到贤者的指引后,找到了新的生活方式和心灵寄托。在大自然中,尤其是在水边与岩石之间,诗人体验到了逍遥自在的快乐。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生命流逝、身体衰老的深刻感悟,也表达了对于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的转变。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归于本真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桃花菊

秋雨秋风夜,闲为桃菊吟。

任香飘涧水,回翠入篱金。

苦李自胡越,幽兰初腹心。

故山千里外,回首暝烟深。

(0)

送李才儒·其一

未觉乡关岁月深,转山旗影缓愔愔。

远人愿见乔卿服,支邑曾随子贱琴。

摅散幽阴千古恨,发明忠义一生心。

冰清不屈二天庇,雨化宁逢三日霖。

(0)

呈恩主户部郎中·其三

翠轺行色倦秋阴,且听新来泽畔吟。

云起已知山有助,鸟啼争奈竹无心。

斗光指客求佳气,桐尾收烟得好音。

他日欲通千里信,西风吹雁亦浮沉。

(0)

题赖盘市法云院二首·其二

石壁冷磨閒日月,松棂平觉远山川。

便将小纽双龟印,试换禅床一觉眠。

(0)

送刘祠部·其二

玉腕腾云黑雾开,穆王八骏如驽骀。

逸气飘飘长不已,重闻汗血下天来。

(0)

还书室

净室归来自冷冰,矜持笔砚更非能。

假令一笑人间事,大似当年碧眼僧。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