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轺行色倦秋阴,且听新来泽畔吟。
云起已知山有助,鸟啼争奈竹无心。
斗光指客求佳气,桐尾收烟得好音。
他日欲通千里信,西风吹雁亦浮沉。
翠轺行色倦秋阴,且听新来泽畔吟。
云起已知山有助,鸟啼争奈竹无心。
斗光指客求佳气,桐尾收烟得好音。
他日欲通千里信,西风吹雁亦浮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新的作品,名为《呈恩主户部郎中(其三)》。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
"翠轺行色倦秋阴" 这句透露出诗人在秋日游历时心中的疲惫与哀愁,"翠轺"指的是车厢或马车,"翠轺行"则是形容车辆行驶的景象。"行色倦"表现了诗人的情绪,"秋阴"则营造出一个萧瑟、寂静的氛围。
"且听新来泽畔吟" 这里诗人在倦意中仍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和期待,"且听"是请人暂停或等待,"新来"可能指的是新到的消息或者新的开始,而"泽畔吟"则是形容水边的吟唱之声。
接下来的两句 "云起已知山有助,鸟啼争奈竹无心" 描绘了自然界中山与竹的对比。诗人通过云起而感知到山的支持和力量,而对于鸟鸣在竹间却感到无可奈何,因为竹子似乎没有心思去回应或理解。
"斗光指客求佳气,桐尾收烟得好音" 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感受。"斗光"是星空中的斗宿之光,"指客"可能是指引导过往行人。"桐尾收烟"形容的是树梢收敛着轻烟,而"得好音"则是获得了美好的声音。
最后两句 "他日欲通千里信,西风吹雁亦浮沉" 表达了诗人想要传递远方消息的愿望,但却因为自然环境的变化而感到困难。"他日"指的是将来某一天,"欲通千里信"是希望能够传送给远方的人的信息,而"西风吹雁亦浮沉"则形容了即使在大自然中,即便是轻盈如羽毛的东西也难以保持稳定。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期望,以及他对于美好事物追求的态度。
放船偶入清溪来,千峰拥翠花乱开。
春风吹散碧云影,洞门正对烧香台。
神仙之府此第一,何必采药登天台。
虚灵外发草木秀,富贵内积金银堆。
郁然亦自有龙虎,欲入但恐生风雷。
山头无人卖松火,持烛下照何疑猜。
步穿玲珑惊幻化,锦屏丹灶封青苔。
滴衣石髓寒透骨,使人不觉忘尘埃。
张公万古渺何许,隔凡流水空萦回。
公能再骑黄鹄出,与吾同去游蓬莱。
西山有灵芝,我采茹其芳。
吐气为卿云,绚烂纷天章。
紫微上卿不敢惜,手抉氛埃看五色。
虎豹卫关深九重,倏烁电光迷白黑。
归来不是故山遥,天风卷幔正飘飘。
化作慈溪泮林雨,坐令嘉植长春苗。
碧涧泠泠煮芹藻,恰似山中采芝好。
咀华滋味与人同,粱肉朱门祇素饱。
阖闾城头秋日凉,停云只隔钱塘江。
西山日夜生辉光,山中紫芝烨烨长,更结飞霞高颉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