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师牢绊脚,语别意茫茫。
入寺春随杖,当禅月满床。
多因新见解,抛却旧篇章。
为我金山去,钳锤问一场。
谨师牢绊脚,语别意茫茫。
入寺春随杖,当禅月满床。
多因新见解,抛却旧篇章。
为我金山去,钳锤问一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薛师石创作的《送谨师》,表达了诗人对谨师的深深敬意和离别时的复杂情感。首句“谨师牢绊脚”暗示谨师的教诲如同牢固的羁绊,使诗人受益匪浅;“语别意茫茫”则描绘了离别时的迷茫与依依不舍之情。
第二句“入寺春随杖”描绘了谨师持杖入寺,春天的气息仿佛随着他的步伐而来,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师徒共度的时光。第三句“当禅月满床”进一步渲染了禅修的氛围,月光洒满禅床,寓意着谨师的修行深厚。
“多因新见解,抛却旧篇章”表达了谨师的新思想启发了诗人,促使他摒弃旧有的观念,追求新的境界。最后一句“为我金山去,钳锤问一场”以金山和“钳锤”(比喻深入探讨)象征谨师的学问之深,诗人期待通过深入的交流,进一步提升自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师徒之间的深情厚谊,以及谨师对诗人的深远影响,充满了敬仰和感激之情。
蒙公虏生人,北筑秦氏冤。
祸兴萧墙内,万里防祸根。
城成六国亡,宫阙启千门。
生人半为土,何用空中原。
奈何家天下,骨肉尚无恩。
投沙拥海水,安得久不翻。
乘高惨人魂,寒日易黄昏。
枯骨贯朽铁,砂中如有言。
万古骊山下,徒悲野火燔。
楚塞馀春听渐稀,断猿今夕让沾衣。
云埋老树空山里,髣髴千声一度飞。
龊龊当世士,所忧在饥寒。
但见贱者悲,不闻贵者叹。
大贤事业异,远抱非俗观。
报国心皎洁,念时涕汍澜。
妖姬坐左右,柔指发哀弹。
酒肴虽日陈,感激宁为欢。
秋阴欺白日,泥潦不少乾。
河堤决东郡,老弱随惊湍。
天意固有属,谁能诘其端。
愿辱太守荐,得充谏诤官。
排云叫阊阖,披腹呈琅玕。
致君岂无术,自进诚独难。
屋东恶水沟,有鸱堕鸣悲。
青泥掩两翅,拍拍不得离。
群童叫相召,瓦砾争先之。
计校生平事,杀却理亦宜。
夺攘不愧耻,饱满盘天嬉。
晴日占光景,高风恣追随。
遂凌鸾凤群,肯顾鸿鹄卑。
今者命运穷,遭逢巧丸儿。
中汝要害处,汝能不得施。
于吾乃何有,不忍乘其危。
丐汝将死命,浴以清水池。
朝餐辍鱼肉,暝宿防狐狸。
自知无以致,蒙德久犹疑。
饱入深竹丛,饥来傍阶基。
亮无责报心,固以听所为。
昨日有气力,飞跳弄藩篱。
今晨忽径去,曾不报我知。
侥倖非汝福,天衢汝休窥。
京城事弹射,竖子不易欺。
勿讳泥坑辱,泥坑乃良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