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径转岩阿,危亭临木杪。
清明江练直,紫翠山屏绕。
林峦献奇秀,图画极天巧。
松杉韵轻风,笙箫奏云表。
心知游鱼乐,目送飞鸿杳。
浮生黄粱梦,幻事何时了。
惟应观胜妙,坐可清纷扰。
岂须登泰山,閒看诸峰小。
修径转岩阿,危亭临木杪。
清明江练直,紫翠山屏绕。
林峦献奇秀,图画极天巧。
松杉韵轻风,笙箫奏云表。
心知游鱼乐,目送飞鸿杳。
浮生黄粱梦,幻事何时了。
惟应观胜妙,坐可清纷扰。
岂须登泰山,閒看诸峰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身养性、超脱世俗的心境。
"修径转岩阿,危亭临木杪。清明江练直,紫翠山屏绕。" 这几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幽深宁静的山谷景象,诗人通过“修”、“转”、“临”等动作字眼,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片风光之中。
"林峦献奇秀,图画极天巧。松杉韵轻风,笙箫奏云表。" 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而且通过“图画”、“韵”、“奏”等字眼,强调了一种超乎自然、接近艺术境界的情感体验。
"心知游鱼乐,目送飞鸿杳。浮生黄粱梦,幻事何时了。" 这几句诗人通过“游鱼”和“飞鸿”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于世间繁华如梦、难以长久的感慨。
"惟应观胜妙,坐可清纷扰。岂须登泰山,閒看诸峰小。" 最后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修养心性的理解,即通过静坐观照,可以超越世间纷争,不必非要攀登高峰,才能体会到自然之美、心灵的宁静。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也反映了其对于内在修养和精神追求的思考。
六出凝阴气,同云指上天。
结时风乍急,集处霰长先。
草穗翘祥燕,陂桩吐白莲。
犬狂南陌上,竹醉小池前。
樵径花黏履,渔舟玉帖舷。
阵经旸谷薄,势想朔方偏。
楼面光摇锡,篱头晓列钱。
石苔青鹿卧,殿网素蛾穿。
嘶马应思塞,蹲乌似为燕。
童痴为兽捏,僧爱用茶煎。
念物希周穆,含毫愧惠连。
吟阑馀兴逸,还忆剡溪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