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歌尽水连天,汉武旌旗在眼前。
草木似闻呼万岁,鱼龙何处徙重渊。
舳舻千里江云散,金碧三泉隧道迁。
祇有射蛟台畔立,雄风犹为想当年。
枞阳歌尽水连天,汉武旌旗在眼前。
草木似闻呼万岁,鱼龙何处徙重渊。
舳舻千里江云散,金碧三泉隧道迁。
祇有射蛟台畔立,雄风犹为想当年。
这首诗描绘了枞阳的壮丽景象与历史氛围。开篇“枞阳歌尽水连天”,以歌声与水相连的广阔景象起笔,展现出枞阳之地的辽阔与壮观。接着“汉武旌旗在眼前”,将历史的辉煌与现实的景象交织在一起,仿佛能看见汉武帝时期的旗帜飘扬,赋予了场景以历史的厚重感。
“草木似闻呼万岁,鱼龙何处徙重渊”两句,运用拟人手法,让草木似乎在欢呼,鱼龙在深海中迁移,进一步渲染了枞阳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着这里曾有过不凡的历史事件。
“舳舻千里江云散,金碧三泉隧道迁”描绘了江面的辽阔与隧道的变迁,通过“江云散”和“隧道迁”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变化,体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
最后,“祇有射蛟台畔立,雄风犹为想当年”则以射蛟台为焦点,表达了对历史英雄事迹的怀念与敬仰,同时“雄风犹为想当年”一句,寄托了诗人对过去辉煌岁月的追忆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枞阳的独特魅力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历史人物的缅怀,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