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澳门·其六》
《澳门·其六》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五月飘洋候,辞沙肉米沉。

窥船千里镜,定路一盘针。

鬼哭三沙惨,鱼飞十里阴。

夜来咸火满,朵朵上衣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五月时节,澳门海域的景象。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海上航行的壮阔与神秘。

“五月飘洋候”,开篇点出时间与地点,五月是航海的好时节,洋面上风平浪静,适宜远航。“辞沙肉米沉”则暗示了船只离开陆地,远离熟悉的环境,踏上未知的旅程,携带的食物逐渐减少,预示着旅途的艰辛。

“窥船千里镜,定路一盘针”,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航海者在茫茫大海中寻找方向的情景。千里镜象征着望远镜,帮助航海者瞭望远方;而“一盘针”则是指南针,指引着正确的航向。这两句不仅展示了航海技术的重要性,也体现了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智慧。

“鬼哭三沙惨,鱼飞十里阴”,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反应,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略带恐怖的氛围。三沙之地,可能指的是海上的一种特定区域,这里风声凄厉,仿佛连鬼魂都在哭泣;而远处的海面,鱼群在阴暗中飞舞,增添了几分诡异的色彩。这样的描写,既表现了海洋的广阔无垠,也暗示了航行中的孤独与挑战。

“夜来咸火满,朵朵上衣襟。”最后两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咸火,可能是指海上的雾气或水汽,在夜晚显得格外浓重,仿佛朵朵火焰般覆盖了整个海面,直至飘散到衣襟之上。这一场景既美丽又神秘,同时也提醒着航海者,即使在最宁静的夜晚,也需保持警惕,因为大海总是充满未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海上航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航海者面对自然的勇敢与智慧,以及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粹中自郴江莹中与南归时余在龙山容泯斋为诵唐诗入郭随缘住思山破夏归之句为韵十首·其一

哀蝉满风听,草树初茂密。

空斋有奇事,屋角寒藤入。

(0)

明白庵六首·其一

如来功德力,内外悉清净。

念起勿随之,自然心无病。

(0)

病中寄山中故旧八首·其六

灵源坐痴兀,万事付天真。

何事禅和子,相逢碍塞人。

(0)

上元夜病起欲写法华安乐行品无力呼阿慈为录作此

重城车马气成雾,隔水岩丛冷欲冰。

昨夜窥窗先有月,今宵对语偶无僧。

腊高鹤骨柴崖露,病起霜须逐旋增。

欲写宝书惊力乏,阿慈能为扫寒藤。

(0)

南岳法轮寺与西林比居长老齐公筑堂于丈室之西名曰雪堂作此寄之

法道陵夷赖典刑,此堂真有救时心。

坐令衡岳为嵩岳,便觉西林近少林。

面壁高风知独振,薝花细雨为谁深。

故应弟子分皮髓,未愧驹儿善古今。

(0)

题使台后圃八首·其四阜安堂

礼义成风俗,丰登民阜安。

此堂共僚属,把酒听吹弹。

地富湖山美,宵晴风月寒。

胜游无俗韵,意适有余欢。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